保定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31 保定市统计局

保定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园满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年内实现生产总值10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十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1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3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17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8.3:48.8:32.9 。

市场物价稳中微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2%,较上年提高1.2 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5%,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0.2 %,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职工收入稳定增长。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63.16 万人,增长0.59 %。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84.27亿元,同比增长12.67%;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8.94 亿元,同比增长12.5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275元,同比增长11.79%。

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农  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 343.8亿元, 比上年增长4.5 %。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农业实现产值202.8 亿元,比上年增长4.6%。粮食播种面积1272.4万亩,比上年增长3.4%,总产量471.4 万吨,增长5.5%;棉花播种面积51.6 万亩,比上年下降18.4%,总产量3.2万吨,比上年下降16.7 %;油料播种面积124.7万亩,比上年下降0.2 %,总产量28.2 万吨,比上年增长2.6 %;蔬菜播种面积235.7万亩,比上年增长0.2 %,蔬菜总产量830.9 万吨,比上年增长2.4 %;瓜类播种面积35.2 万亩,比上年下降4.8 %,瓜类总产量95.1万吨,比上年下降0.5%;水果(含果用瓜)总产量197.3万吨,比上年增长2.4%。

畜牧业生产稳步提高。实现畜牧业产值123.9 亿元, 比上年增长5%,肉类总产量达72.4万吨,比上年增长4.6%,其中:猪肉产量完成52.3万吨,比上年增长5.2%,禽蛋产量完成46万吨,比上年增长1.1 %。牛羊奶产量40.3万吨,比上年增长23.1 %,年末生猪存栏509.5万头,比上年增长1.1%,大牲畜存栏67.9万头,比上年增长3%,其中:牛存栏53.3万头,比上年增长 4.7%,羊存栏294万只,比上年增长2.9 %。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实现渔业产值3.9亿元,增长6.1 %,淡水养殖面积0.9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7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2 万吨,比上年增长4.8 %。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实现林业总产值3.6亿元,比上年下降23%,当年造林面积1.7万公顷,四旁植树1511万株, 新育苗木5173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5.5 万公顷。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82.7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8%, 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9.2万千瓦,比上年下降3.5 %。年末拥有各种拖拉机17.2万台,农用运输机械33.6万辆,当年机耕面积55.7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 5.7%,有效灌溉面积65.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农村用电量28410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4.95%,农用化肥施用量41.8万吨(折纯),比上年增长1.5%,农药施用量 1.1万吨,比上年增长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946.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轻、重工业均有增长,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5.7亿元,增长19.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51亿元,增长30.7%。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工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2%, 工业产品销售率98.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79.4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利税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实现利润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工业产品产量随市场变化而调整。名牌产品、市场畅销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纱产量7.4万吨,增长47.8%;毛线9.1万吨,增长15.8%;塑料制品44万吨,增长19.4%;发电量111亿千瓦小时,增长37.4%;汽车21.5万辆,增长35.3%;蓄电池617万千伏安,增长19.7%;变压器5744.2万千伏安,增长21%。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市辖区内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217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03%,完成增加值43.9亿元,比上年增长8.66%, 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4115元/人。实现利税总额为9.79亿元,比上年降低3.83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2.5 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63.2 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城镇私人建房完成投资2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5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9亿元,比上年下降3.7%。

传统优势行业继续快速增长。加强了对采矿、石油等传统优势行业的改建,促进了传统优势行业的产业链延伸和技术提升,加快了传统产业新型化步伐。全市城镇以上投资中:采矿业投资完成8.9亿元,同比增长2.6倍;石油工业投资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1.1倍。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1 亿元, 比上年增长116.2 %;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17.5 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投资效益有所增强, 全年城镇建成投产项目1338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0.7%。新增固定资产 218.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3%。

全年新增加的生产能力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