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贸易市场交易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9亿元,增长21。8%。一是批零贸易市场持续活跃。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29。7亿元,增长20。9%,占全市零售额比重为83。6%;二是住宿和餐饮业高位运行。实现零售额80。7亿元,增长29。5%;三是城乡消费同步增长。城市、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完成180。7亿元和333。2亿元,分别增长16。3%和25。0%;四是主要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统计的22类零售商品中,有18类商品保持增长。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化妆品类、五金电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响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幅较大,均在19%以上。 (六)交通、邮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和邯黄铁路项目列入国家开工计划,石武客运专线、大广高速邯郸段、邯武快速路等项目开工建设,青兰高速二期工程完成年度任务,邯郸机场开通了8条航线,全年运送旅客8万人次。我市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过境、机场通航等综合交通优势进一步彰显。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15。7亿元,增长7。7%。 全市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2953。1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铁路2482。1万吨,增长0。47%;公路10471万吨,增长3。19%;民用航空407吨,增长5。3倍。 全市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3556。1万人,比上年增长3。6%。其中:铁路713。1万人,增长4。57%;公路12843万人,增长2。73%;民用航空7。1万人,增长2。9倍。 市区共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1650辆,客运出租车运营车辆4911辆;全年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1。74亿人次;出租汽车客运总量9548万人次。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43。9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0。7%。其中:轿车17。8万辆,增长19。5%。在全市汽车总量中,私人汽车达到32。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6。1%。其中:轿车14。0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9。8%。 邮电驶入快车道。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30。79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97亿元,降低19。6%;电信业务收入28。82亿元,增长8。1%。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8。1亿元,增长16。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2亿元,增长14。2%;电信业务总量84。95亿元,增长16。4%。固定电话用户减少31。28万户,年末达到113。4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97万户,年末达到446万户。互联网用户96。2万户,新增29。1万户。 (七)金融、证券和保险:全年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74。8亿元,比年初增加229。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52。1亿元,比年初增加103。7亿元。 证券市场交易回落。2008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455。7 亿元,比上年降低29。8%。其中:股票成交额398。5亿元,降低30。5%;基金成交额7。2亿元,降低43。3%。 保险业务较快增长。2008年,全年保费收入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8。5亿元。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1。7亿元。其中:财产险3。8亿元;人身险7。7亿元。 三、改革开放 (一)所有制结构: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所有制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加快。2008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2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1%;实交税金88。3亿元,增长13。6%,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到48。3%。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利用外资: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国外产业转移机会,打造邯郸外资进入平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74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1%,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的109。7%。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5367万美元,增长52。7%。批准外资合同33个,批准合同总投资额36403万美元,批准合同外资额26470万美元。注册企业31个,注册外方资本20321万美元。 (三)对外贸易:全市在加大引资力度的同时,完善出口扶持政策,提升出口企业质量,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已接近30亿美元,达到29。9亿美元,增长62。7%。其中:出口10。3亿美元,增长23。1%;进口19。6亿美元,增长96%。 (四)旅游业:旅游事业平稳发展。全年接待海外游客10089人次,比上年增长27。6%。旅游创汇收入408。43万美元,增长7。9%。国内旅游发展良好,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018万人次,增长8。5%。旅游业总收入49。8亿元人民币。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22家,床位4061个,客房年平均出租率65%。旅行社66家,其中国际社1家。 四、城市建设与管理 (一)城市建设:城市面貌改善明显。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省政府已经批准上报国务院待批。三年大变样成效显著,完成拆迁66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年末主城区实有城市铺装道路长度976公里,铺装道路面积2090万平方米,全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25平方米、主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16。94平方米。 (二)公用事业: 2008年,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为104。12万立方米/日,全年供水量17020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4745万立方米。城市居民家庭燃气用户30。5万户,燃气普及率达100%。继续发展集中供热,年内新增供热面积52。4万平方米,达到1622。6万平方米。 (三)市容整治:主城区启动城中村改造14个、旧城区改造40片,改善旧住宅小区46个。改造治理主城区道路19条。中华大街南北延工程竣工通车,人民路东西延和南北湖开工建设。推进主城区生态水系和防洪排沥工程,增强了城市防洪能力。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24%,建成区绿地率达37%,主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1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