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开放总揽、环境先导、民营突破,突出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强力推进“四大”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一)经济总量: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大关,达到13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超年目标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8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689.7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478.6亿元,增长11.0%。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407元(折合1909美元),增长14.1%。 三次产业支撑作用增强。2006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第二产业贡献率达到59.5%;第三产业贡献率达到34.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7:50.3:36.0变化为2006年的12.7:51.5:35.8。 (二)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6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8.3亿元,为历史上最高水平,占全年任务的101.1%,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8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107.0%,增长22.2%。分区域来看,主要是县级收入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县级收入增长30.3%,完成全年任务的110.6%;分税种来看,主要是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完成较好,三项完成24.75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46.9%,资源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等税种增长幅度均超过3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9.6亿元,增长30.7%。 (三)物价:物价平稳上涨。200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比上年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1.9%,上涨1.9%。 (四)企业家信心指数:2006年1-4季度我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14.0、126.6、110.0和122.1,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均运行在较为理想的景气区间。2006年,在被调查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等八大行业中,有五大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始终运行在景气区间,这表现出企业家对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持乐观稳定的态度。 (五)劳动与就业:2006年,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9.37万人,比上年增加1.36万人。当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9万个,完成计划的120.9%。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9万人,完成计划的107%,其中困难就业对象再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153人,完成计划的149%。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足额发放,保障率达10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仍处于4.5%的计划调控目标之内。全市有24.3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六)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扩张有力。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建设大项目为载体,加快发展大产业、培育大基地、做强大园区,以项目调结构,以项目强实力,以项目促发展,积极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在邯郸钢铁、国电龙山等优化产业升级项目和邯郸机场、青兰高速、城市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强劲带动下,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旺盛势头。2006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9.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8.3亿元,增长42.6%。其增长速度分别超年计划15.5个和15.6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回落4.2个和5.7个百分点。一是三次产业呈现“低、中、高”阶梯式发展态势。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6.3亿元,增长12.4%,增幅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93.0亿元,增长28.6%,增幅比第一产业高16.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比重由上年46.6%到48.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87.1亿元,增长31.0%,增幅超出第二产业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0.2亿元,增长53.6%,分别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高41.2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二是大项目带动明显。全市安排的重点项目100项,总投资879亿元,年计划投资100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38.3亿元,占年计划的138.3%。其中:10大立市兴市项目完成投资83.9亿元,占年计划的119.9%,90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4.3亿元,占年计划的181.1%。 二、主要行业 (一)农业:农业丰产丰收。随着各项惠农政策逐步落实,以及市场导向作用等因素的共同推动,农业实现丰产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一是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6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137.0万亩,亩产366.0公斤,总产量达416.1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3.9万亩、1.3公斤和2.8万吨,分别增长0.3%、0.3%和0.7%。其中:秋粮播种面积达557.6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亩产372.5公斤,与上年持平,总产量达207.7万吨,增加6444吨,分别增长0.3%、持平和0.3%。全市棉花播种面积159.5万亩,亩产80.1公斤,总产12.8万吨,分别增长3.2%、2.8%和6.1%;蔬菜播种面积为13.1万公顷,总产达684.4万吨,分别增长2.3%和5.6%。全年油料面积90.9万亩,亩产199.3公斤,总产18.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2.8万亩、2.3公斤、-0.4万吨,分别增长-3.0%、1.1%与-1.9%。二是畜牧业较快增长。肉类总产量达70.1万吨,增长7.5%;禽蛋总产量达105.9万吨,增长3.3%;奶类产量达16.5万吨,增长60.5%。 (二)工业: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随着部分新建项目的投产、达产和国企改革、改组的深入推进,使全市工业生产继续承接了上年快速增长态势,活力明显增强,生产继续加快。2006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610.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25.5亿元,增长24.9%。一是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9.1%,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二是重点行业拉动明显。我市工业第一大支柱行业———钢铁行业完成增加值245.9亿元,增长30.6%,增长速度高于全市5.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7.8%;煤炭行业完成48.6亿元,增长11.6%,所占比重为11.4%;三是工业效益表现良好。全年实现利税突破一百五十亿,达151.4亿元,增长27.9%。其中实现利润84.7亿元,增长34.1%;四是重点企业对全市工业效益贡献突出。全市65家重点企业实现利税122.83亿元,增长17.9%,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的贡献率达到56.6%。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邯峰发电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邯邢冶金矿山局、峰峰集团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公司、武安市新金钢铁有限公司、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纵横钢铁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实现利税均超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