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31 邯郸市统计局

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364.2万人,比上年增加24.2万人。全年组织15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河北省各项比赛,共获得金牌73枚、银牌94枚和铜牌71枚,分别比上年增加35.5枚、35.5枚、1.5枚。全市拥有体育场4个;室外游泳场35个;运动场30个。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总人口871.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8万人,增长0.94%。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29‰,比上年下降0.98个千分点;死亡率5.04‰,比上年增加0.3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25‰,比2004年下降1.31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33元,比上年增长19.8%。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4%,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78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0.4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43.2万人、62.3万人、63.6万人和40.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净增0.97万人、6.3万人、-3.4万人和0.3万人。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3.13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6.85万人,增加5.55万人。

十三、资源与环境

2005年,全市继续严格土地管理,加大闲置土地的收回力度,土地供应在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年土地供应总量597公顷,其中公用设施用地1.83公顷,占全年供地总量的0.31%;普通商品房用地89.92公顷,占全年供地总量的15.0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3378万吨,比上年增长21.0%,增幅比2004年提高11个百分点;电力消费125.2亿千瓦时,增长19.2%,增幅比2004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全年平均年降水量526毫米,与多年平均值523毫米基本持平,属正常降水年份。与2004年451毫米相比,偏多75毫米,偏多量为16.6%。全年供水总量29235万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市区全年供水总量19662万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4240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1146公里,供水普及率100%;供气管线长度654公里,用气人口124.42万人,燃气普及率88.34%;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54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003万平方米。

全市环保工作继续围绕“蓝天、碧水、生态、宁静”四大工程,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完成重点污染治理项目30个,年可削减烟(粉)尘7535吨、二氧化硫455余吨,化学需氧量782吨。拆除环境敏感区燃煤大灶180余座、手烧类燃煤锅炉30余台,治理饭店油烟40多家,共取缔反弹的居民楼下饭店160多家,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查处,重污染小企业得到彻底取缔,工业企业稳定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沁河实现还清目标,滏阳河下游水质好于往年;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达276天,比上年增加了24天,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

全面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年内全面启动环城林带绿化、积极推进“两湖”、“两河”、“两园”建设,完成了4个公园、13个游园、5个出入市口的绿化建设,实施了联纺西路、前进大街等道路绿化,新增改造绿地373.9万平方米。年末,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建成区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9平方米。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统计年快报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产值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