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31 邯郸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开放总揽、环境先导和民营突破”的总体思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狠抓四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民心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步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为“十一五”时期更快更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全市生产总值历史性地突破千亿元大关。2005年,全市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0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588.9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417.7亿元,增长13.5%。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13449元(折合1656美元),增长15.9%,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支撑作用增强。2005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第二产业贡献率达到50.7%;第三产业贡献率达到42.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0:50.5:34.5变化为2005年的13.7:50.5:35.8。

财政收入跨越百亿大关。2005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开源与节流并重、加大财税创新、强化征收管理使全市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21.1亿元,为历史最好水平,占全年任务的116.2%,比上年增长31.3%。从分系统情况来看,各系统均很好地完成了年初预定任务。跨省经营企业所得税成为新增长点,实现收入1786万元,增长176.5%。国税、地税和财政三大系统也增长较快,分别完成76.9亿元、30.5亿元和13.5亿元,分别增长30.4%、35.7%和26.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3.2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115.3%,增长30.9%。分税种来看,各项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专项收入增长最快,共完成3.1亿元,增长70.7%。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项共完成23.0亿元,带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9个百分点。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小税种也增长较快。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3.8亿元,增长31.7%。

物价平稳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比上年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2.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1.9%,上涨1.9%。

2005年1-4季度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5.2点、120.7点、117.7点和103.7点,均在景气区间运行。1-4季度企业家对所在行业总体运行状况表示乐观或基本看好的比例分别为88.0%、87.0%、88.7%和75.7%。企业生产、盈利、用工景气指数同比都在上升。表明我市宏观经济走势看强,企业家对宏观经济持续看好,经济增长的宏观基础较为稳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仍处于4.5%的计划调控目标之内。当年全市共有3.1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405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037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21.1%和301.2%,21.5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二、农业

农业丰产丰收。随着各项惠农政策逐步落实,以及市场导向作用等因素的共同推动,农业实现丰产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一是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33.1万亩,为近7年最好水平,比上年增长2.9%,单产364.7公斤,为历史新高,增加5.2公斤,总产量413.3万吨,增长4.4%;棉花播种面积154.5万亩,下降7.6%,总产量12.0万吨,下降1.0%;蔬菜总产量648.0万吨,为历史最好水平,增长8.2%;油料播种面积93.7万亩,总产量18.5万吨,分别减少10.6万亩和5149吨。二是畜牧业较快增长。肉类总产量65.2万吨,增长9.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41.2万吨、6.3万吨和4.4万吨,分别增长11.3%、8.7%和11.3%;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为102.5万吨和10.3万吨,分别增长6.5%和5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快效益良好。随着部分新建项目的投产、达产和国企改革、改组的深入推进,使全市工业生产继续承接了上年快速增长态势,活力明显增强,生产继续加快。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67.6亿元,增长29.5%。一是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8.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二是重点行业拉动明显。我市工业第一大支柱行业──钢铁行业完成增加值205.0亿元,增长37.6%,增长速度高于全市8.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5.8%;煤炭行业完成43.3亿元,增长37.8%,高于全市8.3个百分点,比重为11.8%;三是工业效益表现良好。全年实现利税首次突破百亿,达117.0亿元,增长17.5%。其中实现利润62.0亿元,增长20.7%。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7767万元,增长7.0%;上缴税金51452万元,增长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扩张有力。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建设大项目为载体,加快发展大产业、培育大基地、做强大园区,以项目调结构,以项目强实力,以项目促发展,积极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在邯郸钢铁、国电龙山等优化产业升级项目、邯郸机场、青兰高速、城市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强劲带动下,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旺盛势头。2005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1.0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增幅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完成362.1亿元,增长48.3%,增幅较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农村投资128.9亿元,增长26.0%。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05.5万平方米,增长39.1%;其中住宅99.8万平方米,增长52.1%。商品房空置面积14.7万平方米,下降17.3%。商品房销售额16.8亿元,增长52.4%。

五、国内贸易

贸易市场交易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一是批零贸易市场持续活跃,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67.2亿元,增长14.1%,占全市零售额比重为85.9%;二是餐饮业高位运行,实现零售额40.0亿元,增长20.4%;三是城乡消费同步增长,城市、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完成110.9亿元和200.0亿元,分别增长15.0%和14.7%。四是主要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统计的25类商品中,有17类商品保持增长。其中,汽车类、金属材料类、通信器材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成为销售热点,销售额增幅较大,均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