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市经济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围绕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构建和谐邢台两大任务,努力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开拓进取,抢抓机遇,促进了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整体经济达到近年来较好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十一五”起好步、开好局的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初步测算,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79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45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41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2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2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实现增加值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居民服务业和其它服务实现增加值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人均生产总值11584元,比上年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为:16.5:57.5:26.0。 物价水平温和上扬。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涨幅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在统计的八大类价格中,呈现“六升二降”。食品、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衣着类、居住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3.1%、1.4%、0.8%、1.0%、4.8%、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下降0.6%、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 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指标 全市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01.9 101.8 102.0 食品 103.1 104.5 101.6 粮食 103.1 106.8 100.5 肉禽及其制品 95.3 95.0 95.6 蛋类 94.5 93.6 95.2 水产品 102.5 102.9 101.2 鲜菜 108.9 109.5 108.2 烟酒及用品 101.4 102.3 101.0 衣着 101.0 99.4 102.7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4 98.9 100.0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8 97.8 103.3 交通和通讯 100.5 100.9 100.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9 98.5 99.3 居住 104.8 105.8 104.3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年未全市就业人员336.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75.77万人,比上年增中5.7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活力和协调性增强。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民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5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5%;实缴税金31.7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5.2%。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44万亩,比上年增长0.3%;总产量37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棉花播种面积252万亩,比上年增加11.8万亩;总产量18.1万吨,比上年增长7.8%;油料播种面积73.1万亩,比上年减少5万亩;总产量12.3万吨,比上年下降6.3%。蔬菜播种面积87.67万亩,比上年增加1.09万亩;总产量287.74万吨,比上年增长3.6%。畜牧业较快增长。肉类、牛奶产量分别达到42.85万吨、21.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2%、-0.8%和21.2%。禽蛋产量达到53.8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渔业发展稳定,水产品产量5137吨,比上年增长2.1%。 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374.1 2.9 其中:夏粮 万吨 185.2 0.6 秋粮 万吨 188.9 5.3 油料 万吨 12.3 -6.3 其中:花生 万吨 11.2 -6.2 棉花 万吨 18.1 7.8 蔬菜 万吨 287.74 3.6 果用瓜 万吨 130.58 0.1 园林水果 万吨 78.52 6.0 肉类 万吨 42.85 4.2 其中:猪牛羊肉 万吨 31.6 4.5 禽蛋 万吨 53.85 -0.8 奶类 万吨 21.9 21.2 水产品产量 吨 5140 2.1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0.3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13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林业产值2.6亿元,比上年下降7.0%;牧业产值8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渔业产值0.47亿元,比上年下降0.2%;畜牧、疏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2.2%,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5.36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6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85.7%,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829.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2%;农村用电量23.1亿千瓦,比上年增长10.9%。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3万公顷年末实有林面积21.4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41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产销衔接较好,产品销售率为97.4%。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242.8 19.8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64.4 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