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31 邢台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六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党抓经济、突出抓项目、强力抓环境”的总体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开拓进取,抢抓机遇,促进了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整体经济达到近年来较好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全年及“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68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33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390.07亿元,增长15.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355.91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66.35亿元,增长11.6%。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增长12%、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13.2%,金融保险业增长8.2%、房地产业增长7.1%、其它服务业增长8.8%。人均生产总值10041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3:57.3:24.4。

物价涨幅温和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涨幅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在统计的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中,呈现“五升三降”。食品、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2.9%、0.9%、0.2%、4.0%、5.1%,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分别下降2.6%、2.2%、1.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8%,其中轻工业上涨1.3%,重工业上张5.8%。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年末全市就业人员331.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4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70万人,增加2.7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3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3%;实缴税金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51.1%,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4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效益持续较快增长的动力不足、投资导向作用偏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等因素制约着全市经济发展的后劲。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41.6万亩,比上年增长10.2%;总产量363.36万吨,是5年来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12.1%。棉花播种面积240.3万亩,比上年减少11.2万亩;总产量16.77万吨,比上年下降7.8%;油料播种面积78.2万亩,比上年减少5万亩;总产量13.06万吨,比上年增长1.2%。蔬菜播种面积86.58万亩,比上年下降0.1%;总产量277.75万吨,比上年增长3.1%。畜牧业较快增长。肉类、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达到41.1万吨、54.3万吨和18.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8%、3.4%和38.4%。渔业发展较快,水产品产量5035吨,增长0.1%。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6.6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21.16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2.28亿元,增长20.9%;牧业产值86.61亿元,增长4.0%;渔业产值0.37亿元,下降2.9%。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9.7%。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0.7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78.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78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农村用电量20.9亿千瓦,比上年增长4.2%。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万公顷,年末实有林面积2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35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7.06亿元,增长21.1%。产销衔接较好,产品销售率为97.9%。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7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税19.22亿元,增长11.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税11.77亿元,增长0.1%;私营企业实现利税21.07亿元,增长8.9%。亏损企业79个,亏损企业亏损额1.97亿元,比上年增加0.76亿元。

主产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布33323.17万米,比上年增长1.5倍,乳制品8.4万吨,比上年增长484.7%;原煤1332.69万吨,比上年下降22.3%;发电量107.47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4%;钢429.26万吨,比上年增长8.9%;成品钢材469.35万吨,比上年增长27.5%;生铁429.26万吨,比上年增长7.8%;化肥7.39万吨,比上年增长7.8%;水泥558.78万吨,比上年增长8.0%;平板玻璃5001.35万重量箱,比上年增加1.9倍;机制纸及纸板33.69万吨,比上年增长10.2%;纱12.0万吨,比上年增长80.2%;方便面41.93万吨,比上年增长15.1%。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645.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房屋竣工面积321.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商品房销售面积57.6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5.13万平方米;商品房空置面积13.8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3.2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城镇投资196.96亿元,增长42.4%;农村投资151.83亿元,增长22.6%。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9亿元,比上年增长87.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5.74亿元,比上年增长63.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9.43亿元,比上年增长67.1%。教育、交通运输、水利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均保持了快速增长。企业自主投资能力增强。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资金130.92亿元,增长43.7%;利用外资6.66亿元,增长11.4%。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明显进展。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5个,与上年持平,投资3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1%。邢临高速、国泰发电和中煤旭阳等项目共完成投资25.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