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31 唐山市统计局

税收收入持续增长。全年税收收入完成32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国税收入(按省考核口径)完成226。31亿元,增长22。8%,其中增值税完成184。02亿元,增长21。0%;地税收入96。48亿元,增长31。8%,其中营业税32。58亿元,增长43。6%。

金融环境保持稳定。全市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64。20亿元,比年初增加360。2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46。41亿元,比年初增加359。43亿元。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377。10亿元,比年初增加199。15亿元,人均储蓄存款19076元,比上年增长16。4%。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66。60亿元,比年初增加218。21亿元。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56。92亿元,比年初增加219。49亿元。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6465。27亿元,支出6642。23亿元,收支相抵累计净投放现金176。97亿元,比上年多投放现金43。05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加快。全市营业性保险分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达到22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保费收入5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16亿元,增长30。6%;人身险保费收入36。52亿元,增长26。1%。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9。72亿元,增长81。5%。其中财险赔给付7。77亿元,增长27。4%;人身险业务赔给付11。96亿元,增长1。5倍。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快速向功能化、服务化、现代化迈进。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新建和翻修改造城市道路48条(段),新铺装道路面积达90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平方米。建设路拓宽改造、高等级环城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年内完成旧小区集中供热改造35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3376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8%,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扩供管道煤气用户8421户,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18。05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全年供水总量达到1。6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8亿立方米。年底运营公交线路70条,年内新增10条;年底出租汽车共有4586辆。

小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全市县(市)城及村镇建设投资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县(市)城建设投资28。5亿元,村镇建设投资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2。9%。重点镇建设实现新突破。黄各庄镇第二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土建施工,响镇、沙流河镇等6个镇的污水处理设施进展顺利,鸦鸿桥、韩城镇等住宅小区竣工面积达60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共建立文明生态村3033个,其中新创建505个,共投入资金5。97亿元。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公园绿地面积1883公顷,比上年增长10。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057公顷,增长2。0%。全年完成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896个,投入治理资金9。06亿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6。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1。7%,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8。7%,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98。1%,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8。3%,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08天,比上年多7天。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7个,比上年增加5个;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4个,比上年增加14个;农业产业研发中心16个,比上年增加6个;民营特色科技研发机构14个,比上年增加5个。科学研究成果显著。荣获市级以上科技奖103项,其中: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6项,获奖等级和总数均名列全省第2位,评选市级科技奖励77项;取得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的科技成果208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以上水平的25项;全年专利申请量839件,专利授权量677件,分别增长5。1%和21。1%。组织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9项,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实施关键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课题80项,转化实施重大专利技术150项。我市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并被连续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280所,在校生119。8万人,教职工9。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3万人。“四本多专”的高等教育格局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9所,普通高等学校新招生2。9万人(专科以上),增长0。1%;在校学生8。6万人,增长6。6%,其中,在校研究生1352人,增长31。0%。中、高职业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全市拥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74所(不含技校),在校生9。2万人,比上年增加1188人,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2所;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达92个,其中,市级示范专业15个。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9。5万人,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2。62%,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巩固率达到98。09%,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小学在校生43。2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学前三年入园率和入学率分别达到93。84%和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教育总投入46。6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37。18亿元,增长13。0%;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10。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7041万元;全年新建多媒体教室999套,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小学达到97%以上。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影剧院7个,电影放映队166个,文化馆和群艺馆15个,图书馆13个,总藏书152万册。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5。16万户,比上年增加7。65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8。5%。数字电视快速发展,数字电视节目99套,数字电视用户8。2万户,比上年增长4。1倍。全年公开出版报纸、期刊19种。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市皮影团演出的我国首部皮影电影《小康路上》和唐剧《人影》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剧《香妃与乾隆》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广播新闻专题《追逐太阳的青春》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河北省广播电视系统首次问鼎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项。传统民间文化保护成果显著。刘美烧鸡、鸿宴饭庄饮食制作工艺、玉田老酒和迁安造纸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乐亭县被命名为河北省曲艺(乐亭大鼓)之乡和皮影之乡,滦南县被命名为河北省评剧之乡和曲艺(乐亭大鼓)之乡,玉田县被命名为河北泥塑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