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1 石家庄市统计局

72.5

348.2

334.7

133.8

2807.4

615.7

603.3

82.2

29.0

9086.6

26.5

114478

105.9

200.3

425.5

0.8

428.9

13.1

10.3

-28.4

4.9

-14.8

15.5

11.9

14.3

31.4

13.7

-5.9

-1.3

9.0

19.5

5.5

12.2

-2.4

51.9

38.4

8.8

年末全市建筑企业个数217个,全年完成总产值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78亿元,增长5.7%,竣工产值136亿元,增长1.4%。竣工面积70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市继续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谋划发展思路,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了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91.0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63.8亿元,增长26.7%。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8.8亿元,增长67.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88.4亿元,增长3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46.7亿元,增长21.4%。

建设项目投资完成1066.6亿元,增长23.2 %;新开工项目3666个,增长22.5%;施工项目个数4814个,增长40.6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7.1亿元,增长49.2 %,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达到983万平方米和17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下降36.4%。

石家庄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呈现出需求旺盛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且增速为十年来最高水平。

在消费市场中,销售额增长较快的有:金银珠宝类零售额5.5亿元,增长40.7%;粮油类零售额4.0亿元,增长28.1%;肉禽蛋类零售额3.1亿元,增长24.7%;书报杂志类零售额1.4亿元,增长21.7%;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1.5亿元,增长19.5%。住宿餐饮业快速增长,零售额77.8亿元,增长21.5%。

我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726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58个,生产资料市场68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1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和新华商贸中心成交额分别达到336亿元和3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8.8%。

石家庄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高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同比上涨6.5%。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如下:

指标

全 市

市 区

农 村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4.6

104.3

105.1

其中:食品

111.2

110.7

112.4

烟酒及用品

101.8

102.1

101.4

衣着

101.0

100.8

101.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9

102.1

101.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0.8

100.2

102.0

交通和通讯

99.4

99.0

100.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1

97.2

99.8

居住

105.0

105.8

103.8

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6.4

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106.5

4.房地产价格指数

107.6

六、对外开放和旅游

2007年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全年外贸进口9.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出口41.49亿美元,增长22.0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51.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2.6%。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11.52亿美元,增长24%;国有企业出口9.98亿美元,增长9.7%,集体企业出口2.15亿美元,增长12.1%。

石家庄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优化投资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招商引资,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年内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个,新增合同总金额5.35亿美元,合同外资额3.26亿美元。年末实有三资企业个数625家。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02亿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4.11亿美元。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80亿元。

石家庄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旅游业稳定发展,旅游人数和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人数突破10万人,达到10.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9.3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15.3%。国际旅游创汇收入36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6%;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9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5%,国内旅游收入1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七、财政、金融

在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全市依法加强税费征管,大力促进增收,财政收入呈现了较快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30.35亿元,增长2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5.87亿元,增长23.9%。在全部税收中,增值税完成88.5亿元,增长17.2%;营业税完成37.4亿元,增长28.9%;企业所得税完成32.8亿元,增长29.7%;个人所得税完成19.4亿元,增长20.6%。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59.5亿元,增长24.4%,其中医疗卫生支出9.6亿元,同比增长50.85%;教育支出39.7亿元,增长32.4%;科学技术支出3.0亿元,增长2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7亿元,增长23.9%。全市农村社会救济支出6468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7747万元。向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5.3亿元,保障了特殊社会群体的资金需要,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金融稳定,存、贷款余额有所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币存款余额3331亿元,比年初增加363亿元,增长12.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本币储蓄存款余额1695亿元,比年初增加142亿元,增长9.1%。金融机构本币贷款余额1839亿元,比年初增加108亿元,增长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