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09-12-31 唐山市统计局

金融信贷运行平稳。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579.29亿元,比年初增加253.5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8.57亿元,比年初增加162.33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4300元,比上年增长18.3%,比“九五”末增长97.4%。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34.94亿元,比年初增加88.51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209.70亿元,现金支出5326.32亿元,货币净投放116.62亿元,比上年增加25.32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营业性保险分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已达16家。全年保费收入35.78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下降10.4%,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8.3%。赔给付金额9.01亿元,下降5.4%。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17亿元。新建和翻修改造城市道路66 条,新建道路面积7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内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54万平方米,集中热化率达到56.6%,比“九五”末提高15.1个百分点。煤气输送能力明显增强,供气管道长度新增66公里,扩供管道煤气用户5438户,城市集中气化率达到98%,比“九五”末提高3.5个百分点。城市供水工程取得新的进展,日供水能力达118.05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达1714公里,自来水普及率保持100%,全年供水总量2.1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8478万立方米。年底运营公交线路52条。

城市人居环境继续改善。全年植树84.97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556公顷,比上年增加183公顷,绿地率达到38.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

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全市县(市)城及村镇建设投资59.76亿元,其中村镇建设投资32.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5.0%。自来水普及率100%。以重点镇为核心的建制镇建设进展顺利,杨店子镇、马兰峪镇、洒河桥镇等重点镇道路工程基本完工,黄各庄镇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已开始运行。到2005年末,全市共建立文明生态村1928个。

城乡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年完成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433个,投入治理资金8.79亿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16天,比上年多39天,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潘家口、大黑汀、陡河水库水质稳定达到二级标准,滦河水质明显好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6.39%,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7.2%;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8.63%;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7.98%,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

十、科技、教育、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全市拥有市级重点试验室9个,拥有1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 家市级农业产业研究开发中心,7家市级民间特色研究开发机构。组织实施海水淡化科技示范工程等28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495项科技研发、应用、成果转化课题,科技事业长足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全市技术贸易机构达495家,完成技术交易合同额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28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15项,国内领先水平91项,国内先进22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8 项。采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轨道车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及财务物流一体化集成等6个项目被国家列入“863”计划项目,开创了我市独立承担国家“863”计划的先河。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700项,专利授权450项,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38.0%。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6.0%。我市再次被国家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迁安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358所,在校生129.39万人,教职工9.4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57万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新招生2.58万人,在校学生7.85万人,比“九五”末增长2.9倍,在校研究生991人,比上年增加270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加快,重点加强了就业市场急需的各种短期职业培训,新增设了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等17个专业。以农村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得到加强。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7.96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8.52%,巩固率达到98%。小学在校学生44.47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在99.9%,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79.58%。全年教育投入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农村危旧校舍改造完成25.8万平方米。涉及917所项目校的国家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顺利实施。全年新建多媒体教室950个,1541所中小学实现了宽带上网,4126名教师接受了远程教育培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80%。

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影剧院和开放礼堂7个,群艺馆和文化馆15个,图书馆13个,总藏书149万册,年借阅人数110万人次。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66.94万户,数字电视节目94套,发展数字电视用户10780户。完成市区内网络光纤改造55公里,实现了市区内用户可全部开通数字电视的能力。全年建成800公里的数据专网。已发展有线电视宽带网用户5000户。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杂志、报纸17种。文艺创作和文艺宣传进一步贴近群众,涌现了一大批文化艺术精品,唐剧《人影》、评剧《香妃与乾隆》、《刘姥姥》、舞蹈《影娃娃》分别参加全国性演出,并获得奖项。成功举办了2005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引起了皮影界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关注,为皮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25个,其中,医院285所、乡镇卫生院18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所,妇幼保健院14所。卫生机构床位达到2.4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73万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卫生技术人员734人,全市已有32个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人口130万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全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35所,总投资1.38亿元,已有55所投入使用,培训乡镇卫生人员419人次,共有1.23万名乡医取得了执业注册资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效,迁安市农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面达到95%。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全市乡级以上医疗单位全部实现了网络直报,疫情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适龄儿童基础免疫各种疫苗的报告接种率达到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