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0 河北省统计局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一产业投资25亿元,比上年下降18.8%;第二产业投资445.0亿元,增长18.3%。其中制造业投资286.5亿元,增长28.7%,冶金、轻工、机械、化工等行业投资较快增长。第三产业投资691.4亿元,增长1.8%,其中房地产业投资增长24.6%,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33.5%,教育文化和广播影视业投资增长10.1%。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京张高速公路全线铺通,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供水工程、沧州改水降氟工程、黄骅一期工程、河北天然气一期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68.3亿元,增长10.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41.6亿元,增长12.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26.6亿元,增长9.1%。个体经济零售额1009.4亿元,增长12.3%;股份制和股份合作企业零售额分别增长68.1%和60.3%;国有企业零售额下降7.8%;集体企业零售额增长3.4%。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82.9亿元,增长11.5%;餐饮业零售额216.2亿元,增长14.3%;制造业零售额163.7亿元,增长7.9%;农业生产者零售额159.4亿元,增长4.1%。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建筑装饰材料、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提升生活质量的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大市场的主导作用增强,超市连锁等新型营销业态蓬勃发展,形成了多种经济类型、多种业态并存的市场格局。年末全省各类商品市场达4931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255个;实现市场成交额2506.1亿元,增长9.7%。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加入WTO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6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进口总额20.7亿美元,增长16.3%;出口总额45.9亿美元,增长16.1%。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32.8亿美元,增长22.5%;机电产品出口7.9亿美元,增长28.6%;高技术产品出口0.7亿美元,增长39.9%。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新进展,对亚洲、欧洲、北美洲出口分别增长15.5%、13.6%和20.2%,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增长41.5%和3.3%。出口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出口活跃,成为拉动全省出口增长的主动力,出口分别增长25.8%、8.8%和1.1倍。

利用内外资稳步增长。全省实际利用内外资总额337.4亿元,增长23.2%。其中,利用内资250.7亿元,增长26.0%;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增长12.1%,外商直接投资8.2亿美元,增长9%。全年开发区引进外资3.2亿美元,增长1.7%,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39.3%。

对内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引进省外技术3817项,增长8.4%;引进资金250.7亿元,增长26.0%;引进人才3.28万人,增长14.1%。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较快。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8%;完成营业额1.8亿美元,增长43.7%。

七、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91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7%和1.8%。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762.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7%。其中,铁路1658.2亿吨公里,增长2.8%;公路632.4亿吨公里,增长4.0%。旅客周转量完成897.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7%。其中,铁路415.3亿人公里,增长3.2%;公路482.6亿人公里,增长8.4%。石家庄民航机场航线达28条,年运送旅客9.0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5.0%。港口货物吞吐量14431.9万吨,比上年上升14.9%。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1.39亿元(2000年价格),比上年增长35.4%。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92.3万门,增长9.4%;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04.9万户,增长22.1%,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58.9万户,乡村电话用户546万户,分别增长15%和30.3%;移动电话用户840.8万户,增长54.7%;年末电话普及率为29.51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53.8万户,增长59.3%。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接待国际游客4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1%,旅游外汇收入1.7亿美元,增长13.6%;接待国内游客5984.9万人次,增长12.6%,创收265.1亿元,增长13.1%。旅游业总收入279亿元,增长13.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44.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1.3亿元,增长8.0%。财政支出569.5亿元,增长10.8%。

金融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55.2亿元,比年初增加750.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475.0亿元,比年初增加147.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811.3亿元,比年初增加472.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5038.2亿元,比年初增加558.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120.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297.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60.4亿元和197.4亿元。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143.3亿元。

保险事业较快发展。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1亿元,增长6.5%;寿险保费收入78.5亿元,增长62.9%;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4.7亿元,增长28.6%。赔付金额26.8亿元,增长10.8%。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14.9亿元,增长14.7%;寿险赔付金额9.4亿元,增长2.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2.4亿元,增长24.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省普通高等学校75所,招生17.08万人,比上年增招2.25万人;在校生47.3万人,比上年增长35.0%;研究生招生3460人,增招29.6%;在学研究生8228人,增长35.7%。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普通中等专业学校96所,招生6.9万人,在校生21.4万人;成人高校14所,招生11.5万人,在校生29.56万人,比上年增加6.81万人;农、职业中学在校学生34.27万人,减少8.67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5.47万人。基础教育得到加强,“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普通中学在校生528.1万人,小学在校生674.5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7%。幼儿园在园幼儿82.26万人。

科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2万人,比上年增长1%,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6.8万人,比上年增长0.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4.83万人,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人员4.14万人。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165个。全省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27.1亿元,增长5.4%。全年组织实施了50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和4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4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10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23项。全年共取得省级登记的科技成果1009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23项,国际先进水平的206项,国内领先的519项,国内先进的150项。受理专利申请5153件,比上年增长9.8%;授权专利3352件,比上年增长20.1%。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901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0亿元,比上年增长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