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4)

2009-12-3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九、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全面进步。作为天津开发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基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载体的泰达学院区开始启动,南开大学泰达学院办学规模继续扩大。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办学,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教育事业,天津万博公学、家世界集团投资的滨海学校先后落户开发区,多元化办学体制初步形成。增加基础教育资源,合理调整教育布局,开发区国际学校与国际教育接轨的“直通车”工程和以建立开发区中小学校园网和区域教育网为目标的“校校通”工程顺利启动,开发区第一中学首次参加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新的开发区第一小学正式启用,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发展迅速,涉外职专被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命名为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发区培训中心等机构成为实施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培训规模不断扩展。 2001年底,天津开发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所,在校生8719人,其中外籍学生343人;教师385人,其中外籍教师50人。

文化事业健康、蓬勃发展。2001年,天津开发区成功举办了开发区保税区首届文化艺术节,参办了天津市第三届滨海艺术节,组织了包括书画展、征文比赛、歌唱比赛在内的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在天津开发区成立。滨海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泰达图书馆正式动工。泰达有线电视台全年制作各类专题、新闻节目360期,播出国内外节目44套。《滨海时报》被评为天津市2000年度一级报纸。天津开发区文化市场及新闻出版业发展健康有序。

卫生事业发展顺利。大型心血管专科医院—泰达国际医院已正式开工,防疫站迁址扩建工程完工,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也已成立,天津开发区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善。截至2001年底,全区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3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36人,医疗机构拥有床位120张。

体育事业取得进步。2001年,泰达足球俱乐部在全国足球甲A联赛中出色地完成了比赛任务。天津开发区成功举办了包括球类、游泳、棋牌以及传统的“泰达杯“长跑在内的多项群众性体育活动,新建了一批群众性体育活动设施,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

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年内,《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社区建设暂行规定》正式颁布,社区组织体系建设逐步展开,生活区六个社区的划分已经确定,其中两个社区的党支部正式成立,泰达社区志愿者队伍也已组建。

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稳定状态。2001年,全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污染指数(API)分别为82、30和 18,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3.2分贝和68.0分贝,达到国家《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

环境管理继续向国际化水平迈进。2001年,天津开发区正式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区域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顺利通过监审,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企业已达17家。借鉴国际领先模式,引进循环经济和零排放理论,推进生态工业园的建立,提升区域环境发展水平。年内,天津开发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和联合国环境署列入第一批“中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试点园区。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环境保护能力,优化生态环境。年内,日处理废水1000吨的泰达电镀废水处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日产水1万吨的中水回用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将与去年正式启用的污水处理厂共同构成天津开发区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的主体,开发区水资源开发已被列入天津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001年,天津开发区水消耗量2194.76万吨,同比增长3.4%,大大低于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气象预警中心建成启用,汉沽垃圾处理场等项目进展顺利。

城区绿化、美化工作力度加大,东海路防护林、森林公园等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天津开发区的生态环境。2001年,天津开发区新增绿地面积75.5万平方米。截至2001年底,全区绿地面积407.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1.0%,绿化覆盖率33.1%,人均绿地面积40.7平方米。

十一、法制建设

坚持“依法治区”原则,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宗旨,加强法规体系建设。2001年,天津开发区制定了涉及科技发展、劳动管理、投资促进、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区域行政规范性文件15项,清理了部分规范性文件,开始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天津开发区的法制环境更加完善。截至2001年底,天津开发区已发布并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共59项。

全区社会秩序继续保持稳定。今年以来,天津开发区公、检、法、司机关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定,为天津开发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十二、人民生活

2001年底,全区从业人员共有19.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0万人,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从业人员13.77万人。区内居住人口3.82万人。

2001年全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实得)31.04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2.81亿元。中方从业人员人均月劳动报酬(实得)1205元。

天津开发区社会保险事业取得新成绩,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2001年,天津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分中心推出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全险种社会化发放,有效的推进了社会化管理的实现。截至2001年底,全区投保单位达到1871家。全年月平均缴费人数达9.63万人,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子女五个险种社会保险基金征缴4.81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额为2.90亿元。全年共向825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