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昌平区统计局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第二产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114.7亿元,增长10.2%。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26472.2元(折合3320.7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43.9:54.3变化为1.7:44.5:53.8。 全区完成财政收入16610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4.1%,比上年同期增收34103万元,增长25.8%。其中增值税入库190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4497万元,增长30.9%;营业税入库753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9768万元,增长14.9%;企业所得税入库157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493万元,增长53.3%。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8%,与年初相比,呈平稳略降态势(见下表)。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农业: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831.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2%。种植业实现产值50390.1万元,同比增长3.4%。林业实现产值13715.7万元,同比增长10.1%。渔业实现产值2994.5万元,同比下降7.7%。畜牧业实现产值26731.3万元,同比下降8.4%。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4.1万亩,总产3781.7万公斤,同比略有增长。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3万亩,总产546.9万公斤;秋粮播种面积11.7万亩,总产3234.8万公斤。 全区观光园已达174个,全年共接待游客100.9万人次,同比净增23.4万人次,增长30.2%;观光园总收入12068万元,同比净增4990万元,增长71%。 全区设施农业面积7763亩,同比增加1956亩,增长33.6%;设施农业收入9606.9万元,同比增加3383.2万元,增长54.4%。 全区农副产品中,水果产量49824.5吨,同比增长1.1%;其中鲜果产量47715吨,同比增长1.6%;另外,全区果品采摘量3827吨,同比增长57.9%。盆栽花卉61168.5百盆,同比增长19.7%。人工草坪24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牛奶产量17461.2吨,同比增长10.6%。出栏猪10.88万头,同比增长5%。同时,受政策、生产空间和价格等因素影响,蔬菜、禽蛋等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详见下表)。 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断完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和无线通讯网络。实施了覆盖12个镇、118个村、9.3万农民的安全饮水工程。按照区颁标准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设施。在全区实现了村级卫生室药品和医疗器械统一配送。91%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完成8500户的农村改厕工作。今年以来,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环境建设,实施了“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工程,共安装太阳能路灯3710盏,推广高效节能架空炕1.3万铺,启动了一批可再生清洁能源试点,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72.4亿元,同比增长23%。产销衔接良好,实现产销率99.2%,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69.5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利润总额21.8亿元,同比增长52.8%(详见下表)。 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重较高,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69.4亿元,同比增长25.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7%;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2.9亿元,同比增长25.7%,占全区主营业务收入的58%;实现利润总额21亿元,同比增长48.3%,占全区利润总额的96.4%。 建筑业: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9.3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0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6.9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97.1%。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4亿元,同比增长46.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亿元,同比下降11.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亿元,同比增长35.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2.8亿元,同比增长60.1%。 按投资类型划分:国有投资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长1.4%;民间投资完成130.4亿元,同比增长57.5%,占全区投资总额的89.7%;外商投资完成4.9亿元,同比下降27.8%。 按投资方向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亿元,同比下降11.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3亿元,同比增长4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1.7亿元,同比增长47%,在第三产业投资中,62.4%的投资是用于住宅建设。从其构成看:一产投资占全区投资总额的1%,二产投资占全区投资总额的8.5%,三产投资占全区投资总额的90.5%(详见下表)。 房地产开发: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2.8亿元,同比增长60.1%,占全区投资总额的77.5%。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80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4%;其中本年新开面积33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8.2%。商品房竣工面积19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7%。全区共销售商品房249.3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32.8亿元。与此同时,全区商品房空置面积下降到3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5%。 五、内外贸易 国内贸易:全区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6亿元,同比增长22.4%,今年以来我区消费品市场一直保持高位运行 按规模分组: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零售额17.2亿元,同比增长24.9%;限额以下商业企业实现零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1.5%;个体商业实现零售额12.9亿元,同比增长18.1%;各类交易市场实现零售额22.4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他商业企业实现零售额8.7亿元,同比增长23.9%。 按行业分组: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0.9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区零售额的75.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1亿元,同比增长26.3%,占全区零售额的11.9%;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8.7亿元,同比增长23.9%,占全区零售额的12.9%。 对外贸易: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2.7亿美元,同比增长46.8%;其中出口总额7.8亿美元,同比增长54.2%。截止到12月底,我区实际利用外资6796.2万美元,同比增长18.5%。 六、旅游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48.7万人次,同比增长5.6%;实现旅游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民俗旅游接待游客233.3万人次,同比增长25.4%;实现旅游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