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业:全区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提高大兴旅游知名度,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854万元。 三、对外经济 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壮大,引资领域和渠道不断拓宽。通过经贸洽谈会、赴港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途径大力招商引资,同时加强现有“三资”企业的管理,以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争取外方增资,全年新增“三资企业”40家,实际利用外资551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1%。年末外贸出口企业达到89家,比上年增加19家,外贸出口总额9.1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副产品出口额22768.5万元,比上年增长4.6%;重工业产品出口额20519.1万元,比上年增长55.3%;轻工业产品出口额47444.6万元,比上年下降6.2%。 四、开发区建设 工业开发区已成为吸引高科技项目和外资的重点区域,2001年,大兴工业开发区已晋升为市级开发区,新扩的3.5平方公里正在规划建设之中。累计批准入区企业357家,投产企业235家,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8家,三资企业30家,工业企业61家。到2001年底,大兴工业开发区项目总投资累计20.6亿元,其中总投资在亿元的企业有7家。 五、社会各项事业 科技: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各类计划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全区各业的科技水平。2001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6项,其中科技创新基金项目8项、重点新产品项目10项、火炬项目11项、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2项、星火项目29项、科研项目20项、区级科技项目26项。创业孵化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担保等一系列服务,支持了企业的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形势喜人。截止到2001年底,全区已发展民营科技企业560家,其中当年新增62家,全区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27亿元,实现利税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22%。 教育事业:全区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年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支出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全区共有普通中小学校207所,其中普中50所。在校生9.2万人,毕业生2.7万人。成人教育通过实施四项工程即:农业现代化工程、社区教育工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和现代企业教育工程,共培训各类人才19万人次。 文化事业:全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农民艺术节、第二届中华民间绝技大赛,农村文化大院及夏日文化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场所。图书馆藏书12.6万册,影剧院放映823场次,观众达10.2万人次,丰富了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卫生: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投入,改善就医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全区共设医疗机构50个,卫生技术人员2706人,其中中医师137人,西医师959人,床位2790张。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社区卫生网点遍布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建立起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2001年底,已营业的社区医疗网点达到68家。 体育: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体育执法力度,进一步改善体育设施,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成功地举办了大兴区首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积极组队参加市第三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并获得好成绩。在参加市级比赛中,获青少年锦标赛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13枚。在群体比赛中获优秀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体育场所、体育设施的需求不断扩大。全年完成了2处全民健身工程和22处居家工程,这些将对全区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产生积极的作用。 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各镇均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扩大了养老金的覆盖面,加大了医疗补充保险的征缴力度。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现了企业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统筹和基本医疗制度的并轨。2001底,全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达4.4万人,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680人和59454人。建立市场导向机制,认真作好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0.93%,失业人员再就业率87.3%,下岗职工再就业率88.3%,为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公用事业:全区公用事业较快发展。2001年,全区2个自来水厂年售水量1127万吨;全区用电总量10亿千瓦时;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8万户;天然气用户3.7万户。 六、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全区总人口5347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5255人。全年出生人口2649人,死亡人口2130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5‰,人口死亡率为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 城乡人民生活:工资收入及社会保障逐年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03元,比上年增长7.1%。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7194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547元,比上年增长12.0%;人均医疗保健支出699.5元,比上年增长20.4%;娱乐文教及服务支出1059元,比上年增长24.6%。 2001年,全区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兴果富民”和“兴牧富民”两项工程,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6.5元,突破五千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2.2%,打破了近年来农民收入低速徘徊的局面。随着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23.2元,比上年增长34.3%。从膳食结构上看,人均副食支出528.2元,比上年增长33.1%,人均主食支出238.7元,比上年下降8.6%。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从档次和数量上都比上年提高,农民生活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阶段。 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全区社会经济生活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工业的主导作用,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巩固和扩大税源,使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注: 1.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业增加值为预计数; 2.工业指标为月报数; 3.出生人口由计生委提供; 4.户籍人口及死亡人口由公安局提供; 5.其他指标为实际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