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88.4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实现利润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8 %。全区建筑施工面积 391.2万平方米,其中中央、市、区属单位建筑施工面积达到218.8万平方米,镇属单位建筑施工面积达到 172.4万平方米。全区建筑竣工面积133.6万平方米,其中中央、市、区属单位建筑竣工面积达到58.7万平方米,镇属单位建筑竣工面积达到74.9万平方米。 六、房地产业 房地产投资今年为68.2亿元,去年同期为50.8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全区商品房施工面积40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1%;竣工面积11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3 %。房地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全年完成商品住宅投资 53.9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9%。商品住宅开复工面积 350.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竣工面积10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9%。 七、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2006年实现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90.4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在大中型商业企业中,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有35家,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0%。各类市场贸易活跃,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其中,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成交额60.8亿元,占总成交额58.6%。 表4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法人企业主要商品销售量 商品名称 单 位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电冰箱(柜) 台 11035 0.7 洗 衣 机 台 12991 5.7 彩色电视 台 20592 11.4 自 行 车 辆 4998 5.3 电 风 扇 台 3609 -21.1 空 调 机 台 30146 -2.9 热 水 器 台 6907 -0.1 影 碟 机 台 8792 -5.2 组合音响 台 1311 -33.3 微 波 炉 台 5894 -4.4 计 算 机 台 8835 36.3 抽油烟机 台 4223 5.8 汽 车 辆 14913 -77.8 移动电话 部 74665 -49.0 八、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全年完成出口交货额3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全年新批三资企业79个,比去年下降15.1%。累计投资总额3101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8%。累计注册资本20205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80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4%。 九、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2006年全区交通运输业完成货物运输量1884万吨,比上年增长4.97倍;货物周转量9606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4.8%;货运收入达到104.6亿元,比上年增长49.8%。全年实现客运收入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7%。 邮电通讯业持续发展。全区邮政业务总量7391万元,比上年增长10.4%。电话用户达到23.7万户,比上年增长4.0%,其中居民电话用户达到19.0万户,增长2.3%;乡村电话用户11.8万户,与上年相比减少了3.7%,互联网用户达到5.7万户,比上年增长了36.0%。 十、旅游业 2006年接待游客33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5%,其中:接待外国游客1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7%,占总接待游客的3%。全年旅游收入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十一、金融业 2006年金融运行态势平稳。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4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各项贷款余额224.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年末外币存款余额125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外币储蓄存款44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1%。 表5 金融业主要指标 单位 2006年 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万元 4776673 29.5 各项贷款余额 万元 2246588 9.6 城乡居民储蓄 万元 1967339 18.0 外币存款余额 万美元 12505 1.4 外币储蓄余额 万美元 4441 8.1 十二、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 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有效提升。深入推进潮白河综合整治、顺义奥运场馆建设、顺义新城建设三位一体工程,2006年全区公路总里程2459.5公里。 公用事业稳步发展。全年自来水供应量2500万吨;新增天然气用户0.6万户,累计达到6.0万户,天然气供应量380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1.6%;全社会用电量282604.3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8.52%。 进一步加大了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生态环境不断优化。2006年顺义区用于环境保护各项投资为87917.3万元。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4.7%;城区人均公用绿地面积达到23.5平方米,增加1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2.0%;污水处理厂2座,垃圾处理站1座。严格落实北京市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全区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31天,占63.3%,全区大气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改善。 十三、科学教育和文化广播、卫生事业 全区科研机构数2个,科研人员72名,其中自然科学人员4名;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75家,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到303家;获得国家级产品3个,实施星火项目7个,实施火炬计划56个;各镇引进中高级科技人员158人。其中,工业企业共有科技活动人员2091人,科技项目112项,专利申请49个,拥有发明专利28个。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区有普通中学46所,在校生34614人,毕业生16091人;小学61所,在校生23803人,毕业生4758人;幼儿园63所,幼儿入托7497人。基础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9.7%,高考升学率90.3%;高中升学率91.8%,初中升学率99.8%。 文化广播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有电影放映单位21个,文化馆站20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书31万册,区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