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县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大兴县统计局 199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十五大和市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强总体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优势,狠抓特色,使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收入以较快速度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1998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9.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建筑业增加值为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商饮业增加值2.27亿元,比上年增5.6%。在大兴县的经济发展史上首次呈现“三、二、一”的经济发展格局。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4.2%.财政支出为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为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二、第一产业 1998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延长土地承包期的政策,并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这个龙头,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稳定,特别是精品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全县农业生产在向高质、高效上迈了一个新台阶。 1998年,全县增加投入,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强科学管理,使全年粮食亩产达390.06公斤,比上年增加0.9公斤,从而使全年粮食总产量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达到33287万公斤,比1997年增加6万公斤。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多元化投资,走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精品农业,使全县的副食品生产稳步发展,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强,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1998年,全县蔬菜总产量达929425吨,比上年增3.7%;生猪出栏35.8万头,比上年增长4.1%;牛奶产量46273吨,比上年增长3.1%。主要农副产品产量见下表: 1998年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为111965.3吨,农业机械总动力58.2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622台,农用汽车1140辆,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第二产业 1.工业 工业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在企业规模上进一步抓大,加快企业体制改革,使工业企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好转。1998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工业总产值4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工业销售收入46.6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工业利润2.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民营科技企业继续发挥其优势,发展迅猛,截止1998年底,全县共有民营科技工业企业8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9.67亿元,比上年增长83.6%;销售收入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9%;工业利润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2%。 2.建筑业 全县建筑行业努力提高队伍自身素质,积极推行名牌战略,提高了竞争能力,拓宽了发展空间,使全县建筑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完成增加值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四、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点,1998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商饮业增加值为2.27亿元,比上年增长5.6%。 1.商饮业 全县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货源充足,商品价格稳中有降。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7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商业竞争日益激烈。 2.交通运输、邮电业 随着全县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项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运输能力日益增强,全年客运量546万人次,货运量800万吨,货运周转量9986万吨公里。邮政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县拥有邮电局、所26处,邮电业务总量1322.97万元,比上年增长20.3%。电话机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截止1998年底,能独立受理业务的电信支局有13个,全县电话机总容量10.4万门,实际装机6.46万门,其中当年新装机2.12万门,电信业务收入达8106万元。 3.金融保险业 全县金融形势较好,人民币币值稳定。截止1998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87.64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储蓄余额达5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6%;贷款余额4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保险业发展较快,1998年完成国内外保险业务收入9306.7万元,比上年增长28.4%,全年保险业理赔总额5564.5万元,比上年增长80.7%。 4.房地产业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房地产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42亿元,比上年增长43.4%,房地产竣工面积22.5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0.32万平方米,全年销售商品房23.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3.1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收入4.36亿元,比上年增长89.1%;到年末,房地产空置面积8.1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11万平方米。 5.科教文卫体事业 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1998年,财政支出中科技三项费和科学事业费支出436万元,截止1998年底,全县共有民营科技企业440家,产值11亿元,利税1.4亿元。全年实施星火计划30项,火炬计划4项,星火密集区四个,其中国家级的一个,市级三个,取得市级星火奖5项,市科技进步奖4项,县科技进步奖22项。 1998年,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事业费支出14253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全县共有小学39所,毕业生人数10734人;普通中学44所,毕业生人数8442人;职业中学5所,毕业生人数1840人,中小学教师5666人。 全县有线电视网已发展用户3.5万户,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共有医疗机构46个,医院床位1942张,卫生技术人员2450人,基本满足了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 全县体育事业又取得新成绩,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在省市级比赛中获金牌7枚,银牌7枚,铜牌8枚。 五、对外开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县利用外资规模扩大、质量得到提高,投资领域不断拓宽,1998年,全县新批三资企业31家,实际利用外资270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8%。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供货额46721.7万元,比上年增长1.3%。 六、人口与人民生活 截止1998年底,全县总人口5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4万人,出生人口3485 人,死亡人口338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