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区各行各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特别是在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克服了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综合经济 经济实力: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稳步、健康发展的势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连续6年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按常住人口(常住人口72.4万人)计算人均GDP达到 3855美元/人,比上年增加665美元。 表1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2004年 2003年 比上年增加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230.8 190.2 40.6 21.4 其中:第一产业 20.9 22.7 -1.8 -8.1 第二产业 135.1 106.9 28.2 26.4 第三产业 74.8 60.6 14.2 23.4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3855 3190 665 20.8 运行特点:2004年全年经济运行轨迹是高开高走,在较高的平台上平稳运行。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从第一季度26.9%的高开点逐渐回落,平稳在三、四季度的21%这个平台上。新兴产业高速运行发展,各业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二、三、一”产业格局更加稳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9亿元,比上年下降8.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5.1亿元,增长2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4.8亿元,增长23.4%。三次产业结构为9.0:58.6:32.4,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特色日益突出。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税总收入完成50.4亿元,增长48.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1亿元,增长39.7%,其中:增值税完成2.2亿元,与上年持平;营业税完成4.8亿元,比上年增长7.8%;企业所得税完成1.9亿元,比上年增长58.3%。 财政支出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科教文卫事业费5.4亿元,增长54.3%;基建、挖潜支出6.3亿元,增长6.8%。重点增加了社会保障、“三农”等方面的支出。 表2 财政收支情况 单位:亿元 2004年 2003年 比上年增加 增长(%) 属地财政收入 50.4 33.9 16.5 48.7 地方财政收入 12.1 8.6 3.5 39.7 财政支出 26.0 20.6 5.4 26.2 其中:科教文卫事业费 5.4 3.5 1.9 54.3 基建、挖潜 6.3 5.9 0.4 6.8 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指数有所回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2.2%,分别比上年上升了3个和1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比上年同期的102.9%上升2.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01%的4个百分点。居民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呈现“三升五降”的特点。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121.2%,同比上升16.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为106.8%,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为101.4%,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3.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5.3%,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为97.4%,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为96.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指数为99.2%,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在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8类指数中,有7类高于全市,有1类低于全市。 三大需求:需求全面增长,共同拉动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表3 单位:亿元 2004年 2003年 比上年增加 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7.5 85.1 12.4 14.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57.2 50.4 6.8 13.6 出口交货额 184.1 110.2 73.9 67.0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4年全区开复工项目259个,其中续建项目79个,开复工面积553.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9.3万平方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5亿元,其中:城区完成投资80.8亿元,农村完成投资16.7亿元。在完成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7亿元,比上年减少0.1亿元,下降12.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9亿元,比上年减少15.5亿元,下降43.8%,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北京现代汽车减少投资18.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6.9亿元,比上年增加28亿元,增长57.3%,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4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2%;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6亿元。 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2亿元,增长13.5%。城乡居民消费向着舒适型居住、注重医疗保健及文化教育娱乐方面转移明显。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875元,增长7.5%。在八大类人均消费支出中,增长较快的主要有:人均居住支出同比增长64%,其中,住房装潢同比增长2.3倍;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增长35.8%,其中,保健器具支出同比增长达22.5倍;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中教育支出同比增长32.4%,旅游支出同比增长2.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5061元,增长7.9%,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较快的领域分别为:交通通讯,增长36.4%,医疗保健,增长17.2%;衣着,增长14.2%。 全年销售商品住宅楼11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8%,实现销售额39.1亿元,比上年增长58%。 出口:新批三资企业110家。全年完成出口交货额184.1亿元,增长67%,占全市出口交货额的1/5,占远郊区县的2/3。出口产品集中于二产中的机电产品、服装、玩具、体育用品和深加工农产品。三资企业出口172亿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93.4%。出口主要增长在空港工业区,完成出口交货额155.9亿元,增长63.2%。 二、主要行业 第一产业 农业:农业实现增加值20.9亿元,比上年下降8.1%,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比上年降低了2.9个百分点。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58.6亿元(生产者价格),比上年增长4%,其中:种植业产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畜牧业产值3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林业产值2.3亿元,比上年减少1.6%;渔业产值1.3亿元,比上年减少23.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全区粮食总产量9606.4万公斤,比上年增加767万公斤。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同比有升有降,蔬菜、淡水鱼、牛奶、出栏生猪、出栏肉鸡、鲜蛋同比略有降低,出栏肉牛与去年持平,出栏羊、出栏肉鸭和干鲜果的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1%、2.6%和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