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29 北京市统计局

旅游:旅游业取得新的进展。大力发展以潮白河开发为主的旅游业同时,加大了对安利隆生态山庄等旅游项目的投入力度,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比上年增长9.3%,接待国外游客 7.1万人次,占总旅游人数的 10.1%,创外汇收入 369万美元。

开发区: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顺利实现一期围网验收。引进企业11家,投资总额3亿美元。空港、林河两个工业区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引进项目45个,投资总额52.4亿元,入区投产企业累计达到90家。两个开发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115.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6.1%;实现销售收入137.4亿元,占全区工业销售收入的59.6  %;实现工业利润总额 6.2亿元,占全区工业利润总额的48.4%。

五、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发展到24家,全年实现增加值16.3亿元,比上年减少19.9%,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4.0%。完成工业总产值 90.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44.1%;实现销售收入126.8亿元,占全区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54.8%;实现利润总额 5.8亿元,占全区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45.3%;实现税金3.7亿元。民营科技企业累计发到236家。实施星火计划项目251项,火炬项目32个,专利项目76个,引进科技项目115个,其中已投产29项,新发科研生产联合体30家,引进科技人员1356人。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步伐。

教育: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巩固。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传播中心顺义分中心和区教委局域网已经建成,21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全区有普通中学40个,在校生43767人,毕业生10773人;小学120个,在校生44676人,毕业生14365人;幼儿园所104个,幼儿入托8001人。高考中,大专以上录取总人数2505人,录取率82.6%。全年完成社区教育培训16300人次,企业职工培训28400人次,技术培训12960人次,其它考试、培训近20000人次。

文化广播事业:文化广播事业健康发展,充满活力和生机。全区有电影放映单位12个,业余文艺演出队203个,文艺骨干4200人,文化馆站20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书17万册,区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有线电视较快发展,广播电台、电视台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不断开辟新栏目,提高了节目质量,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宣传作用。

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区、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区有医疗机构46个,床位185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3.4张;卫生技术人员2784人,其中:中医师116人,西医师1058人,护师59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1人,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城区新建了7个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覆盖进一步扩大,初步建成适合人民需要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体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了19个文体活动站、34条健身路径,体育锻炼成为人民“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我区代表团实现了郊区团体总分九连冠。

六、人口及人民生活

人口:全区人口稳定。年末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为541704人,比上年增加1416人,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人。非农业人口128230人,比上年增加10231人。全区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30人。全年出生人口3679人,出生率为6.80‰,比上年下降0.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626人,死亡率为6.70‰,比上年下降1.2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0‰,比上年上升0.90个千分点。

就业及社会保障:就业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年末,全区从业人员127004人,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2398  人、82777 人和41829人。年末职工人数 127327 人,比上年减少了2.0 %。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再就业率达100%。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对低保对象2568户的52人累计发放保障金404.6万元。对6个镇敬老院进行了改造,并成立了农村社会福利中心,优抚安置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对已接收的295名复退军人全部安置就业。

全区参加养老统筹的单位达到461个,养老保险覆盖率99%;参加大病统筹的单位达到337家,覆盖率95.5%;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达到486家,覆盖率为98%;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达到91家,覆盖率为91.4%;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共计58351人,覆盖率为29.3%。

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水平持续快速增长。全区职工工资总额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年末职工人数12.7万人,比上年减少了2539人;全区职工平均工资12858元,增长15.3%。据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50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40.6元,比上年增加1059.1元,增长11.7%,扣除价格指数因素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3%;人均消费性支出6593.3元,比上年增加356.2元,增长5.7%,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3.4%。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户),农民人均纯收入5416元,比上年增加306元,增长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28元,比上年增加249元,增长6.8%。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电视机133 台,电冰箱100台,洗衣机99 台,空调机23台,电风扇183台,自行车253辆,摩托车51辆,微波炉12台,热水器20台,抽油烟机19台,手机29部,电话98部。

居民储蓄余额: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储蓄余额86.2亿元,比年初增加 7.8亿元,比上年增加 9.9%。其中,农村储蓄余额29.6亿元,比年初增加1亿元,比上年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