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扎实工作、积极创新,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建设。全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效益明显提升,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经济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经济 经济平稳增长。2007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8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12.1亿元,同比增长9.4%;第二产业实现94.5亿元,同比增长15.4%;第三产业实现80.2亿元,同比增长16.3%;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6.5:50.6:42.9。按常住人口计算,我区2007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2万元。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3亿元,比上年增长64.7%;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形成财力2.7亿、7.5亿和3亿,分别同比增长35%、1.4%、98%。地方财政支出55.3亿元,增长57.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亿元,教育支出6.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亿元。 投资增速平稳。2007年全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3亿元,同比下降36.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2.1亿元,同比增长53.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2亿元,同比增长10.4%。 二、行业发展 农业:2007年我区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3.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种植业产值17.5亿元、林业产值0.9亿元、牧业产值11.7亿元、渔业产值2.3亿元。全年共实现蔬菜产量65.6万吨,同比增长1.1%;干鲜果品产量5.2万吨,同比增长9.9%;鲜蛋产量0.87万吨,比上年下降8.4%;牛奶产量8.8万吨,比上年下降16.8%。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积极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工业: 2007年工业增加值实现72.5亿元。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34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7%;产品销售收入36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利润总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园区发展速度加快。全年投资10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通州经济开发区、光机电基地、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等园区的一批道路、供热、电力设施投入使用,物流基地综合服务楼竣工。新建标准化厂房32万平方米。园区贡献作用增强,全年实现税收10.6亿元,增长47.5%。 建筑业: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稳步增长。截至2007年末,全区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共188家比上年增加4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72家,专业承包企业112家,劳务分包企业4家。2007年,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1.4亿元,房屋建筑开复工面积828.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8.7万平方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施工企业技术装备实力逐步增强,机械化施工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全区建筑业企业拥有各类施工机械设备9445台,净值6.99亿元,总功率达18.7万千瓦。 交通运输:全区货运、客运、汽修能力不断提高。货运方面运输车辆达到1.7万辆,其中普通汽车1.3万辆,农用车1951辆。客运方面营运出租汽车2043辆,境内长途客运车169辆,营运收入2.8亿元。全区二类以上汽修企业153家,维修行业营业收入6.7亿元。 邮政电信:新型业务快速发展,邮电业平稳增长。2007年,全区有邮政局所34个,其中农村18个。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568万元,比上年增长18.8%。订销杂志、订销报纸等传统业务有所上升,订销杂志65.8万份,比上年增长4.5%;订销报纸1657.3万份,比上年增长21.6%。特快专递、邮政储蓄等新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出口特快专递32万件,比上年增长14.8%;进口特快专递43万件,比上年增长28.4%;邮政储蓄年末收储余额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2007年,全区完成电信业务收入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年末电话用户到达35.9万户,比上年增长4.1%;宽带用户到达14.3万户,比上年增长38.9%。 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2007年批发零售业规模日益扩大,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在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吃、穿、用、烧四大类商品销售结构看,2007年吃、穿、用、烧类零售额分别完成28.9亿、11.5亿、75.3亿、6.1亿,同比分别增长3.9%、12.9%、43.6%、31%,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3.7%、9.5%、61.8%、5%。与上年同期相比,吃类、穿类商品比重分别下降了5.9 和1.3个百分点,用类商品比重上升了7.2个百分点,烧类商品上升了0.1个百分点。 市场规模经营更具竞争力。贵友集团、法国欧尚集团、光谷创新置业等一批项目签约入驻。这些商业项目对我区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07年末,我区共有连锁门店总数453个,比上年增加198个;商饮服修网点数29800个,营业人员89400人,比上年增长21.5%。新开设150个便民连锁超市,完成5个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 金融:2007年,全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各项存款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2007年末,全区中资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 贷款总量稳步提高。2007年末,全区中资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06.2亿元,比上年增长6.8%。 房地产开发:2007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5.1亿元,比上年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开发逐步走向平稳。2007年,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2.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1.9%,比上年45%的比重上升16.9个百分点。商品房建设和销售平稳增长,2007年完成房屋施工面积438.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3.1%、27.5%。房地产业完成住宅施工面积28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4.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8.5%、44%。 商品房销售面积96.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2.3万平方米,占总商品房销售面积的75%。商品房销售额82.9亿元;住宅销售额56.9亿元,占商品房销售额的68.6%。在市场供销活跃的情况下,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