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29 北京市统计局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寻常、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多方面严峻挑战,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一、综合经济

经济平稳增长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7亿元,增长1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5.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3.3亿元,增长16.3%。三次产业结构为6.5:49.7:43.8,第一产业持平,第二产业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9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突破两万元,达到21257元,比上年增长5.9%。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区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形成财力3.6亿元、6.6亿元和3.2亿元,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34.7%和9.3%,营业税比上年下降12.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1亿元,增长16.4%;教育支出7亿元,增长5.1%;医疗卫生支出3.4亿元,增长30.3%;农林水事务支出7.1亿元,增长18.6%。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比上年下降4.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亿元,比上年下降22.7%。

二、行业发展

农业及新农村建设 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拉动,农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据初步统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3.7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农业产值19.4亿元、林业产值1.1亿元、牧业产值14.5亿元、渔业产值2.3亿元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

表1 2008年主要农牧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粮食 吨 229465.0 15.2

夏粮 吨 89926.0 50.0

秋粮 吨 139539.0 0.2

蔬菜 吨 664363.1 1.3

园林水果 吨 56271.0 8.1

鲜奶 吨 86768.0 -1.1

鲜蛋 吨 7429.3 -1.5

水产品 吨 9600.0 -24.9

出栏生猪 头 345737.0 5.8

出栏羊 只 108779.0 -2.8

出栏肉牛 头 12762.0 -0.7

肉鸭 万只 426.9 60.1

全区继续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扎实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年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1万亩,累计达到5.5万亩,覆盖全区9个乡镇110个村,带动农户3万户,户均增收近万元。探索出“花菜轮作”、“食用菌立体种植”、“林下竹荪种植”等投资少、见效快、宜推广的致富新模式。重点实施了全长5.5公里的漷大路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建设工程,完善了张凤路、西集运河左堤、京津二通道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建设工程。建成花卉、南瓜、观赏鱼等一批农业主题公园。

2、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围绕群众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面上整体推进以普惠制为基础的12项全覆盖工程,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政策实惠。其中,农村垃圾密闭化管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村级干路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场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五项重点项目覆盖率达到100%。全年完成1.5万座户厕改造,推进42个村有线电视入户,完成74个村便民连锁超市建设、18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19个村林木绿化率达标工程和90个村信息服务站建设,覆盖率分别为74.5%、68.5%、88.8%、95.8%、68.1%和87%。实施“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工程,安装太阳能灯5000盏,建设燃气工程8处,实施村级太阳能浴室67处,亮起来工程完成总村数461个,覆盖率达到95.4%;推广了农民住宅节能保温改造示范项目,改造农民住宅节能保温墙体面积7870平方米,更换节能保温门窗面积4356平方米,改造后的农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比改造前提高了3—5度,降低了农民生活成本;完成30个村电气化改造,按城市居民用电标准配置低压接户线158公里,解决农村用电需求不足问题。

3、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农民素质实现新提高。加强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4.6万人;落实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6.1万老年人受益;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人数为32.2万人,参合率达95%;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在100个村建立了劳动就业培训站点,完成转移就业培训9875人,就业人数8572人,劳动就业培训1.2万人。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7.7亿元,比上年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3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中市属工业总产值完成32.1亿元,比上年下降6.6%;地方工业总产值完成3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园区开发管理体制日益完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经济贡献持续增加,开发区实现总产值16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

表2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产值(亿元) 增长(±%)

全      区 389.5 14.6

按轻重工业

轻工业 133.5 19.0

重工业 256.0 12.5

按经济类型

国有企业 1.8 -16.8

集体企业 2.3 2.4

股份合作企业 7.9 0.6

股份制企业 222.5 15.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51.0 15.2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3.8 -0.2

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区建筑业增加值实现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7%。全区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共235家,比上年增加47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78家、专业承包企业152家、劳务分包企业5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7%;房屋建筑开复工面积1112.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4.9万平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34.3%和16.5%。

房地产开发 在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5.7亿元,比上年增长3.7%,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7.4%。全年完成投资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