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29 北京市统计局

贷款总量稳步提高。2006年末,全区中资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房地产开发建设趋缓。2006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4.1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6%。

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开发健康发展。2006年,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3.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5%,比上年55%的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商品房建设和销售平稳增长,2006年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504.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3.2万平方米 ;房地产业完成住宅施工面积348.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5.8万平方米。

商品房销售面积147.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7.7万平方米,占总商品房销售面积的93.2%。商品房销售额77.3亿元;住宅销售额69.6亿元,占商品房销售额的90%。在市场供销活跃的情况下,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7.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6%。

旅游业接待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数10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2%;实现旅游收入366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4.2%。

三、对外经济贸易

2006年,全区共新批三资企业56家,比上年下降30.9%:其中外商独资企业39家,中外合资企业为15家,中外合作企业2家。投资总额合计3.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25万美元。

2006年外贸发展态势良好。全区出口创汇企业共325家,比上年增长38%;进出口总额1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出口创汇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4%。

四、环境保护和治理、绿化

2006年,  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发展。积极指导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年内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6.1亿元。全区410个村实现了垃圾密闭化管理,六环路以内垃圾密闭化管理率达到100%。完成了运河城市段一期河道整治和景观建设,东关大桥、运河大桥竣工通车,改造了运河文化广场和奥体公园,运河两岸绿化美化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形成了京东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完成凉水河、潮白河、萧太后河台湖段等河道改造和生态恢复工程。对通惠河、运潮减河、京津公路、运河东西大街沿线等重点区域进行了绿化美化,改造升级果园环岛等6个街心公园,新建、改建绿化美化面积450万平方米。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镇村环境明显改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2.6%。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全年清运垃圾31.2万吨、处理粪便3.4万吨,六环路以内垃圾密闭化管理率和城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2006年新植成活树木12.6万株,年末草坪面积484.8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铺33.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1373.1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到达35.5%。2006年,我区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217天,比上年减少28天。

五、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累计实施国家、市级火炬计划4项,星火计划1项。实施市、区两级科技计划项目35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4项。2006年共有民营科技企业11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8家,科技人员2790人,实现总收入32.8亿元。财政用于科学的支出1580万元,比上年增长54%。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三年累计教育投入15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整合教育资源,教育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撤并38所农村中小学校,新建潞河国际教育学园、潞河中学分校、第一实验中学等11所学校,改建潞州中学、第一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成功引进北工大实验学院、北京二中、史家小学等4所市级名校,全区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得到较大提高。2006年末,全区共有小学102所,在校学生26927人;中学48所,在校学生35773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776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高考上线率达到87%。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达到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财政支出的12.1%。

文化广播事业迈出新步伐。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京杭大运河文化节,完成通州清真寺、三教庙等文物古迹修缮工程。现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6万册。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9处。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送、发射的能力和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2006年底,有线电视光缆皮长总公里数1739.5公里,光缆地下管道长度133.8公里,年末实有有线电视接收用户17.7万户,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达到100%。

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卫生事业。2006年底,全区共有卫生机构数187个,实有床位数2449张,卫生技术人员347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8张。 2006年,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占财政支出的4.46%。

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2006年全区体育活动经费968万元。举办全区性各类竞赛10次;参加市级各类竞赛获得奖牌46枚,其中金牌14枚。全区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31.2万人。

六、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速平稳。2006年,通州区年末总人口63.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农业人口35.2万人,占总人口的55.2%,非农业人口28.6万人,占总人口的44.8%。全年新出生人口4467人,比上年多369人,人口出生率为7.03‰;死亡人口3492人,人口死亡率为5.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3‰。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质量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市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70.3元,同比增长9.4%。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3%。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666.4元,比上年增长5.3%。以汽车、住房、娱乐为主的发展型、休闲型消费已逐渐形成新一轮消费热点。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348.9元,比上年增长9.0%。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458.7元,比上年增长20.1%。农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恩格尔系数为35.4%。农村居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39.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8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认真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失业人员参加培训人数422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2万人。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