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28 哈尔滨市统计局

城市交通

全市公交编码线路187条,比上年增加4条,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685.1公里,调整延伸11条公交线路,填补了7个区域公交空白,缓解了3万居民公交出行问题。公交车运营车辆5009辆,其中空调大巴244辆。全年新增公交车辆162辆,更新公交车辆856辆。公共交通客运量10.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完成智能公交调度指挥中心一期工程,为80条公交线路2961台车辆安装了智能车载设备。

棚户区改造

全年棚户区改造完成投资76.5亿元,启动拆迁项目30个,拆迁棚户区面积173.1万平方米,占三年应拆总量的32.7%,涉及拆迁户2.5万户;棚改项目开工总规模达249.7万平方米,涉及回迁居民2万户;回迁房竣工面积127.8万平方米。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873个居民庭院和80处社区休闲健身广场全方位立体改造建设,拆除各类违章私建1968处,铺装路面75万平方米,实施绿化面积42万平方米,新建景观小品671处,增设各项配套设施4431件,改造建设数量超过历年平均水平2倍以上,受益群众达31万人;铺装改造范围涵盖车行道、人行道、街道两侧、庭院周围和旧有开发小区,累计改造道路94条,铺装总面积83.88万平方米;启动松花江公路大桥至滨州铁路桥沿江两岸以及道外区景阳广场环境治理改造,迁移江上无照码头及附属设施37个;实施两岸楼体、码头、桥体、堤岸植物照明亮化,新上灯具5.13万套,新建2坐桥头堡和1座景观塔;实施亮化街路78条,总长度达164.8公里;新增20处永久性灯饰景观设施;LED节能环保灯具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

公用事业

全年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41.1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11893.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6%,集中供热普及率6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6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40.7亿千瓦时,增长7.8%;工业用电量81.6亿千瓦时,下降2.5%。全市天然气置换工程全面完成,供气管道总长度2712.9公里,天然气用户104.5万户,其中家庭用户103.7万户。

六、环境保护和治理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833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28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4.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共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49621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国家湿地公园2个,面积10710公顷。

全市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98.8万平方米、新植树木122.3万株、栽花铺草35.9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121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43万平方米。

投资18亿元,完成20个松花江治污建设项目;实施减排项目26个;建成环保宜居社区52个;完成水、气、声、渣污染源限期治理、重点环境风险源专项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程852个;完成植被恢复、沙化整治、水土保持面积47万亩,培育南岗红旗乡等农业循环经济示范点9个;在松花江干支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30%的村屯开展了污水垃圾、畜禽粪便、农药化肥综合整治,启动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示范工程9个,方正、木兰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五常卫国乡等15个乡镇通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

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3个,环境监测人员185人。年内拆除或停用小锅炉150台,更新改造锅炉、除尘器124台。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10天,比上年增加2天。实测大气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45毫克/立方米,降尘年平均值为14.32吨/平方公里。月。治理超标噪声源234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6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分贝。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55.1%和53.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77%,松花江干流出境水主要污染指标下降3.4%,达标江段长度增加到160公里。

注:

1、本公报中的年度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分组、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组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