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十四师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7年,申报国家、兵团科研项目9项,争取项目经费200余万元。224团2连被列为国家科技部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224团被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示范县;组织申报的“南疆滴灌条件下次生盐渍化发展发生规律研究与示范”项目被列入“科技支疆行动”计划;研制的4ZAG-30型半自动植树机已在224团试用,可大大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植树成活率。该机填补了国内该造林机械的空白。 与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新农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平台和机制。通过引智创新,借力发展,全面提升了农牧团场和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塔里木大学先后派出2人到224团、47团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技术指导和扶贫服务。 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45期,培训干部职工13850人次,开展科普宣传21次,发放科普图书和科普资料7850多册(份)。 十、文化、卫生事业 2007年师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达到12次以上,平均参学率92%。干部“每周一学”、职工“每月一讲”的学习制度进一步得到落实。 全年共在《兵团日报》、兵团电视台、《兵团建设》等省级媒体刊(用)新闻稿件300篇(条),同比增长10%以上。师电视台与四个农牧团场有限电视实现联网,兵团电视台和十四师电视台自办节目已传输到各团场。 为庆祝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9.8”纪念日,全师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增加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各单位加强了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部(局)、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07年,四十七团被兵团文明委命名为兵团级文明单位。 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26个,其中团级职工综合医院3所,疾病控制中心2所,门诊部2所,年末拥有床位数143张,卫生技术人员111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24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37.24人/10万人。 十一、环境保护与安全 全年治理工业污染总投资3517万元,其中废气治理投资2875万元,废水治理投资576万元,固体废弃物及噪声治理投资66万。工业废水排放2947吨,工业废水达标59.3%,工业重复利用水量56%,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量80%。 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2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0%以上,“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85%以上。 十二、人口、就业、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32755人,增长2.4%。其中男性16835人,女性15920人;按民族分,汉族8834人,占总人口27%;维吾尔族23829人,占总人口72.7%;其他少数民族92人,占总人口0.3%。年内出生534人,人口出生率16.5‰,年内死亡189人,死亡率5.84‰,人口自然增长率10.66‰。 年末就业人数11753人,增长1%。年末在岗职工10440人,下降0.3%。在岗职工中,国有单位9728人。 全年安置就业再就业2670人。培训职工10377人次,其中:素质培训8131人,技能培训1923人,职业技能鉴定1913人,创业培训323人。 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3630元,增加813元,增长28.9%。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900.5万元,增长16.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970元,比上年增加1692元,增长18.2%。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820人,下降0.9%;参加失业保险882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3277人,其中职工8986人,退休人员4291人;参加工伤保险8805人;参加生育保险8696人。 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078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3人。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22张,收养人数22人。 全年立案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4件,结案4件,结案率100%。 注:本公报中的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