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八师石河子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1-20 农八师石河子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大、增长快。2002年师市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高投入带动经济高速增长。师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和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多方争取和筹措资金,有效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一年来,基本建设持续快速增长,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增势喜人,房地产开发势头强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投资结构得到优化,投资方向明确,投资效果显著。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9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74亿元,增长75.9%;更新改造投资4.86亿元,下降28%;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投资4.16亿元,增长3.2%。第一产业投资4.81亿元,增长23.9%;第二产业投资11.39亿元,增长64.7%;第三产业投资12.71亿元,增长4.1%,其中住宅投资5.8亿元。国有和非国有投资比例由上年的66.6:33.4演变为54.9:45.1;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6.86:30.07:53.07演变为16.61:39.45:43.94,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65.7:34.3变化为66.7:33.3。

全年新开工基本建设、更新改造项目288个,其中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00个。建成投产项目233个,其中500万元以上33个。当年新增固定资产20.8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1.9%。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联动项目相继开工或年内建成见效。如100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天业2万吨农用节水滴灌材料技改工程和纳米PVC复合料开发项目、银河纺织五万锭棉纺项目、红沟煤矿1104水平扩建工程、天然气供气工程、东热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5MW热电联产项目、农村电网改造二期工程、顶新集团(康师傅)方便面生产项目、通团道路等将有力地支撑师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全年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有:农机具购置5919千瓦/473台(部),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9.06万亩,防渗渠系256公里,造林建园11.31万亩,喷滴灌面积100万亩;年新增输电线路长度(11万千伏以上)120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万千伏以上)130万千伏安,火力发电7.23万千瓦时,塑料制品2万吨,塑料管型材0.49万吨,水泥15万吨,烧碱2万吨,机制纸浆3万吨,榨油0.24万吨,轧花2.42万吨;改建公路134公里;中小学校舍面积1.86万平方米,学生席位7484个;城市道路改扩建9.94公里/16.65万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2年,师市进一步规范运输市场管理,促进多元化运输经济结构形成;专业运输企业积极拓展货源市场,加快车辆更新力度,增强服务和安全意识,全行业实现了平稳发展。师市交通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3.77亿元,增长10.4%;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5.33亿吨公里,下降7%,其中个体货运业占72%;公路旅客周转量7.6亿人公里,增长2%,其中个体客运业占44.7%。拥有各类民用汽车1.08万辆,其中个体占66.5%。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2002年,邮电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市场竞争行为趋于规范,发展步伐加快。年末本地网拥有电话户数16.9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户数14.28万户,比上年分别增长26%和124.9%;移动电话13.71万户,比上年增长85%;邮政函件发送185.32万件。城乡居民电话普及率达27.87部/百人,其中市区达37.9部/百人。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六、国内贸易、市场物价和非公有制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2年师市围绕建立大流通、大市场和大贸易的发展思路,继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打造蔬菜瓜果、种子、建材、超市等规模化市场,持续开展整顿规范市场和维护消费者权益活动。全年垦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2亿元,比上年增长5.1%;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40.1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师市重点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经济效益好转,购、销、存、利呈现新变化,商品购进总额25.01亿元,商品销售总额24.67亿元,年末商品库存9.4亿元,实现利润4023万元。

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场物价稳定。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2.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2.6%。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商品市场的物丰价廉,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热点突出。2002年市场物价降多升少,其中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种类有食用油、烟酒、汽油、柴油及居住用水、电、气和医疗保健等;下降较大的种类主要有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鲜菜、鲜果,衣着及家电等常规工业消费品和中西药价格等。

非公有制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02年师市努力完善融资渠道,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在税费、小额贷款及社保补贴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通过国有资本的参股和入股,促其发展壮大,并在机制上努力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截止年底,垦区个体工商户19650户,从业人员2.9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比上年下降14.3%;私营企业1451户,注册资金9.44亿元,消费品零售额4.28亿元,分别增长19.9%、41.5%、8.6%。非公有制经济占师市经济的比重为29.3%,与上年基本持平。

七、对外经济和开发区建设

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水平取得新成绩。2002年师市以做大做强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重点,积极寻求并努力扩大同国内外、区内外政府及企业间的项目洽谈、企业间联合与重组,外贸进出口取得良好成绩。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0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3.5%。其中出口总额2907万美元,增长62.9%;进口5170万美元,增长136.6%。经济技术协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年新签协议、合同199个,合同计划总投资13.36亿元,执行合同27个,本期实际投资4.97亿元。成功举办了第二届“2002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论坛”会议。旅游业继续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3.33万人次,接待国际游客522人,创旅游收入1.05亿元。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绿色、环保、生态”的开发理念,以“诚信做人、用心做事”为根本,充分利用国家级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经济发展已驶入快车道,呈现出大开放、大发展的喜人局面。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05亿元,比上年增长57.4%,占师市的比重由上年的10%上升到13%。外贸进出口总额6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近1.4倍,其中出口增长1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长32.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766万元;招商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3070万美元;2002年新注册企业128家,注册资金6.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