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八师石河子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国家级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造纸)园区建设前期筹建工作已基本完成,部分项目已启动。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财务收支基本正常。2002年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狠抓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监督,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和政府采购制度,强化了“收支两条线”的监管力度,财政支出突出重点。全年完成市财政收入22284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工商税收入18782万元,增长15.2%;财政支出29002万元,增长7.2%。师财务收入5412万元,下降9.1%;财务支出5816万元,下降31.4%。两税上划中央11945万元,上解自治区支出5014万元。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55.41亿元,增长14%;各项贷款余额52.87亿元,增长10.9%;全年货币投放4.57亿元,下降46%。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承保额20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保费收入19756万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农业保险费收入3333万元,财产保险费收入5140万元,人寿保险费收入10547万元;农业保险赔款金额2471万元,财产保险赔款金额2147万元,人身保险赔款及给付金额916万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实施“科教兴石”战略。加强了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围绕师市“43411”工程和产业调整、升级,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新技术应用推广工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联合科技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2002年我市荣获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市”称号。年末垦区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9万人,平均每百人有专业技术人员5名。全年专利申请60件,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技论文747篇。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得到提高和加强,“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教育资源逐步得到整合,社会力量办学较快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不断加强。年末垦区有各类学校118所,普通学校在校学生114185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4738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5024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6467人,小学在校学生57956人。拥有幼儿园44所,在园儿童14200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3791人;普通大中专院校共录取新生3028人;在全国和自治区各类竞赛活动中各级教师获奖155项,学生获奖2101项。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绩。以宏扬“兵团精神”、“石河子精神”为主旋律的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广泛深入,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文学艺术成果丰硕,优秀作品倍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2002年中央各新闻媒体集中宣传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成果,有效地扩大了石河子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全年共举办各种形式文艺演出170场次,观众31万人次,放映电影466场次,观众20万人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0%。公共图书馆总藏书145千册,借阅图书达4.3万人次。《石河子日报》全年发行1216万份,《石河子广播电视报》全年发行41.6万份,《石河子人口与家庭报》发行31.2万份,《绿风诗刊》发行1.8万册。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疾病控制、计划免疫、药品监督管理、医疗环境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等重大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并取得较大成绩。“初保”成果得到巩固,年末垦区有医院35个,门诊8个,病床位405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465人。治理脏、乱、差和灭蚜工作成效显著,自来水普及率100%。 体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全年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41次,参加运动员3.59万人。在国家、自治区、兵团各项比赛中,共获金牌17枚,银牌22枚,铜牌17枚;1人达国家一级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45人达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35人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少年业余体校输送各类体育人才24人;学校体育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达标人数2.31万人,达标率91.9%。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2年末,垦区总人口61.0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8%,其中男性31.33万人,占总人口的51.3%,女性29.75万人,占总人口的48.7%。少数民族3.27万人,占总人口的5.3%;汉族57.81万人,占总人口的96.7%。全年人口出生率7.52‰,人口死亡率4.36‰,人口自然增长率3.16‰,计划生育率99.79%。 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2002年,积极推进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组建了人才交流市场及数家劳务中介机构,加大劳务信息发布力度,挖掘就业岗位。年末垦区社会劳动者人数21.2万人,比上年增长3.4%。师市社会劳动者人数19.88万人,比上年增长7.8%,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上年的33.8:30.9:35.3演变为36.8:28.0:35.2;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4.95万人,比上年增长4.6%,其中国有单位职工12.01万人,下降3.3%,集体单位职工0.26万人,下降24.8%,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2.68万人,增长42.2%。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及工伤社会保险全面实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得到较好落实。养老保险征缴率95.2%,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年末有13.84万职工、9.01万离退休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收缴养老保险金3.29亿元,支付6.82亿元;参加医疗保险22.85万人,工伤、生育保险13.07万人,失业保险5.49万人;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人数11752人,其中城市4537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垦区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9369元,比上年增加1930元;师市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9182元,比上年增加2161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66元,增加169元;农牧团场人均纯收入4183元,增加1067元;石河子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905元,增加1866元。全年城乡住宅竣工面积82.02万平方米,在建经济适用房17.67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年内重点污染治理项目2个,完成投资660万元。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垃圾处理设施更加完善,企业污染治理得到加强。坚持了市区空气质量周报工作,市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自然降尘四大指标及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噪声平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 十一、石河子市 2002年,石河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17.5%;第二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15.4亿元,增长13.7%。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20.8%;完成工业增加值10.46亿元,增长15.5%;完成工业总产值31.7亿元,增长11.7%,产销率为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