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九师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对外贸易 外贸行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注重深挖市场潜力,转变管理职能,不断提高服务和协调水平,培育发掘外经贸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用好、用活“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兵团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开展以出口业务为主的多种经营,出口商品结构、商品品种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九师自产产品已开始大批量走向国际市场,全年出口自产蔬菜果品6955吨。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802万美元,下降15.2%,其中,出口12507万美元,下降14.9%;进口295万美元,下降24.4%。 八、保险业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共承保金额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保险费总收入5542万元,增长22.5%。其中:农业险保费收入2917万元,增长50.9%;财产险保费收入1625万元,下降6.0%;人身险保费收入1000万元,增长16.0%。赔款(给付)金额5217万元,增长78.6%,其中:农业险赔款金额3793万元,增长119.9%;财产险赔款金额907万元,增长18.2%;短期人身险理赔金额515万元,增长21.0%。赔付率140.0%。 九、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 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发展。2008年,争取国家和兵团级科技项目8个,共安排各类师级科技项目38项。师兽医站《农九师集约化高效养羊技术》获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师与石河子大学签订各类科技合作与服务协议11项。从石河子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师农科所、师兽医站选派科技特派员9名,对甜菜、打瓜、保护地蔬菜、牛、羊高效养殖等开展技术服务及科技示范工作。科技宣传开展有力,职工科技素质不断增强。在《西陲时报》开展以“科学发展 科技兴师”为主题的科技有奖征文活动,开设科普专栏。利用“科技之冬”举办科技培训班156班次,培训人数16655人次,下发各类资料手册18456册,出版报68期;通过电视台播放科教片2123小时;召开各类研讨会34场次;直接投入经费36万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普通中学12所,高级中学1所,小学12所。在校中专生341人,普通中小学生在校学生13161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753人,初中在校学生3839人,小学在校学生7569人;幼儿园在园儿童2272人。年内考入全国普通大中专以上院校的学生548人,升学率93.8%;小学、初中和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认真贯彻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政策,2008年所有团场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为城市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款178.3万元、免杂费35.3万元、补助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费305.2万元。完成了163团南北区中学、164团中学的“初中校舍改造”工程、166团“寄宿制学校建设”奖励工程和170团“二期义教”工程奖励项目的建设工作;完成了11个团场幼儿园建设项目及9个团场学校“旱厕改造”工程的申报工作。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将161团二营学校撤并至161团中学,团结农场民族学校合并至170团学校。狠抓德育建设,提升德育队伍管理水平。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文化宣传事业蓬勃发展。认真做好典型宣传。由新华社、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报、兵团日报、兵团电视台、兵团杂志社等六家新闻媒体组成的宣传报道组,深入161团采访代江生先进事迹。认真开展农九师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沈云利、牛建新、戴新春三人入选兵团道德模范。集中宣传“师级道德模范”和师级十大杰出母亲先进事迹。围绕建立“生态九师、人文九师、和谐九师”的新形象,积极主动开展宣传工作。兵团日报、兵团建设、兵团电视台三大主流媒体共刊用稿件近千篇;新闻网站正式开通,总点击量达3万多人次。加大了对九师的宣传力度,提高了九师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163团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检察分院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168团获得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师中学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圆满完成师、团广播电视联网工程。近百个连队可直接收看师电视台传送的四十多套节目。实施中央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 l65团、166团、168团、170团建成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塔4座。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有新进展;坚持预防为主,重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强卫”战略进一步实施;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年末拥有卫生机构48个,其中医疗机构34个,卫生防疫机构12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血站1个,拥有病床630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28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1人,执业医生数4.4人,注册护士数3.8人,病床8.8张。全年共收治门诊病人20.2万人次,住院人数1.3万人次。 十、人口与职工生活 年末总人口71863人,其中男性37454人,占总人口的52.1%;女性34409人,占总人口的47.9%。出生人口278人,出生率3.87‰;死亡人口324人,死亡率4.52‰;人口自然增长率-0.64‰。总户数25405户,其中农牧团场总户数19627户。已婚育龄妇女15010人,采取节育措施的有13747人,综合避孕率91.59%,其中汉族综合避孕率91.85%,少数民族综合避孕率86.78%,流动人口综合避孕率96.39%。计划生育率为100%。 职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4373万元,增长5.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978元,增长3.3%。农牧团场农牧连队家庭人均纯收入4845元,增长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0元,增长9.5%。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24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982人。全年收缴养老统筹金6287万元,支付19442万元,保证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支付率100%。养老统筹继续保持两个百分百。 注:1、公报中农九师生产总值、总产值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农九师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有关数据,如有出入,请以《农九师统计提要—2008》数据为准。 3、生产总值为初步核实数,未经兵团评估下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