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七师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六、对外经济协作和天北新区建设 2005年全师经济技术协作招商引资签订合同项目124个,合同项目总投资5062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招商项目32个,合同金额14169万元,第二产业招商项目43个,合同金额17568万元,第三产业招商项目49个,合同金额1889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天北新区发展势头良好,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7亿元;实现国地税收入2307万元,同比增长 149.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14万元,同比增长160%。一、天北新区城区建设已显雏形,围绕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新修道路27.2公里,铺设给排水管网15.3公里,架设电力线路5.21公里。随着团结北街、玛纳斯街、准葛尔路、天北大道的修建,新区“两纵两横”城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二、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在新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本着 “亲商、惠商、富商、活商” 和服务大局的招商理念,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相继引进万宝龙畜畜产品深加工、港华纺织品印染、风尚剑杆织机以及太新塑钢门窗等20个强势项目落户新区,有力拉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三、化工园筹建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多方努力,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兵团天北新区化工园建设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审批。奎---阿铁路天北新区火车站、化工园 2X12.5万千瓦热电厂等配套项目将于2006年开工建设。四、房地产开发再现新亮点。落实优惠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先后有37家房地产和建筑公司注册新区,总投资3亿元,开发面积25万平方米。团结北街、准噶尔路两侧房地产开发持续升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改善了旧城区面貌,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五、城区管理逐步规范。天北新区管委会在资金紧、人员少的情况下,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清理建筑、生活垃圾4100车,旱厕垃圾360车;出动警力2392人次,组织巡检、安检2176次,消除安全隐患67处;清查暂住人员3678人,清理违章摊点 450余处,查处违章拉运建筑垃圾事件26起,清运建筑渣土9.2万吨,接处警1920次。全年无重、特大刑事和治安案件发生。 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计划生育 2005年小学和初中毕业率达到98%和96%,高中阶段录取率为85.5%,其中:普通高中录取率为63%;中等专业学校录取率为22.5%。全师参加高考总人数为1131人,录取人数为1027人。其中,重点本科217人,普通本科397人,大专413人。上线率为96.3%,录取率为90.8%,重点录取率为21.15%。其中师高级中学参加高考人数593人,上线率99.85%,重点本科281人,上线率47.4%,名列奎屯区之首,文科最高分 646名列奎屯第一。2005年高中会考,我师有3000多人参加,师高级中学在全疆310所高中会考成绩中9个学科均名列前三名;“两免一补”工作进一步完善,2005年全师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13256人,共免教材费116.17万元、免杂费32.51万元,贫困学生生活补助31.81万元,使我师中小学“两免一补”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两免一补”的有关政策得到进一步的落实。2005年率先完成了兵团“两基”达标任务并顺利通过了第二轮复督。 青少年科技活动成绩斐然。2005年举办了七师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师共11个单位参加比赛,参赛人数达2.7万多人,参赛作品2万件,推荐参加师竞赛作品258项。在兵团科协、兵团教育局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师共获得27个奖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 5项;三等奖15项;优秀组织奖2个。在全国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一三○团中学鹿一同学的科幻画《沙漠棉海采棉机》、一二七团第二小学阳光科技兴趣小组的《“爱我田园与残膜抗争”实践活动》获大赛二等奖;一三○团小学部谭鑫同学的科幻画《机器自动化时代》获大赛三等奖。在兵团首届青少年航天航空模型比赛中,代表七师参赛的130团中学航模代表队取得了一块航天金牌,一块航空银牌,其他名次若干,并最终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宣传工作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通过多年努力,我师已建成调频广播站8个,电视转播台9个,团场(企业)文化活动中心15个,展览室5个,70%得连队建成“三室两场”,达到兵团小康连队标准的连队有20个。马涛的散文集《荒原纪事》荣获兵团第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我师协助投拍完成的由韩天航创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我的大爹》已顺利通过审查,并于2005年12月1日在哈尔滨、昆明、银川等18家全国省会及地方名台公开播放,这是七师也是兵团文化事业的一件大事,作为一个平台,对于宣传七师、宣传兵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韩天航参与编剧的20集电视连续剧《问问你的心》在5 月5日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节目中播出;张新荃编剧的《雪猎》已于年底封镜;段保国、王爱军创作的套色版画《秋韵》在中央电视台10月16日《美术星空》栏目播出,这是建师五十年来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介绍七师美术作品;在“关爱女孩”摄影大赛中,动员各界力量,组织拍摄“关爱女孩”摄影图片60余幅,在“关爱女孩”歌曲征集活动中,邀请当地著名词、曲作者创作歌曲2首,并投入资金请制作专家和国家一级演员对歌曲进行了制作和演唱;天籁音乐村、金三角书画院、锦韵合唱团、奎河少儿艺术团等群众文化团体健康发展,越办越好,这些团体,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强烈的事业追求,以不通的方式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师锦韵职工业余合唱团8月在中国文联、中国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合唱比赛中获得铜牌;师天山武术影视学校在全国武术比赛中有11 人获奖;天雅诗社组织诗歌比赛6次,增强了我师文化大师建设的氛围。天雅诗社的诗歌,散文在《奎屯晨报》开设的专版刊出了21期;金三角书画院举办书画展 7次,在奎屯晨报举办书画创刊一期。 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体育竞赛、趣味运动会、美术书法摄影展时有开展,合唱、舞蹈、小品、相声自编自导自演身边的新人新事,展示了我师职工群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诞生了一些以连队、家庭为单位的文化协会,文化氛围浓郁。2005年125团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并代表兵团出席了全国群众体育工作表彰大会;举办了师第五届中学生篮球比赛,有12个单位、21个代表队、287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比赛;举办了老年人运动会38场,参赛涉及全师52个单位,选手1356人,活动持续累计47天,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