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七师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20 农七师统计局

2006 2005 2004 

2005年,七师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兵团一系列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全师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顺利完成了“十五”目标,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奠定了基础。

一、    综合

2005年全师完成生产总值305296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205万元,同比增长12.6%;第二产业增加值 75357万元,同比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73734万元,同比增长5.5%。三次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为:一产占58.6%,二产占 30.3%,三产占11.1%。在增速中一产拉动6.3个百分点,二产拉动5.1个百分点,三产拉动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1.1: 24.7:24.2,和上年相比一产所占比重提高1.1%,二产提高0.9%,三产下降2%。人均生产总值14013元。全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 5506万元,同比减盈3510万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布局仍不够合理,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改革不到位,机制还不活,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二、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职工增收为核心,农业产业化工程进展顺利,棉花、畜牧、番茄、园艺和饲草饲料五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锦”牌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万头澳牛”、“万亩日光温室大棚”工程进展顺利,开辟了职工增收新渠道,增加了职工收入。2005年全师皮棉总产128126吨,一、二级品率达85%以上,创近几年来最高纪录。畜牧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牲畜存栏51.9万头,肉类总产21148吨,增长14.74%,牛奶总产66129吨,增长 111.93%,果蔬园艺业发展平稳,大棚蔬菜效益逐步显现。

2005年全师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321078万元,比上年增长13.82%。农作物播种面积98.79千公顷(148.2万亩),比上年增加10.55 千公顷(15.83万亩),增长11.96%,其中粮食面积11.41千公顷(17.12万亩),比上年增加3.35千公顷(5.025万亩),增长 41.56%,棉花面积66.68千公顷(100.02万亩),比上年增加1.95千公顷(2.93万亩),增长3.01%。

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05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63692吨       18.14

其中  小麦       33118吨       78.05

杂粮      30514吨   -13.38

棉花              128126吨      6.59

甜菜               24293吨      -36.55

水果               17015吨        9.48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5千公顷(5.7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41千公顷(2.12万亩),造林质量好于往年。

畜牧业生产得到了师、团各级领导的重视。万头澳洲奶牛繁育良好,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005年牲畜存栏头数和畜产品产量

牲畜产量             2005年        比上年增减%

牲畜存栏数       51.9万头(只)   3.61

其中:大牲畜      3.24万头        15.71

猪       5.84万头        -1.85

羊        4.28万头       3.58

肉类总产量       21148吨         14.74

羊毛总产量         1572吨          4.73

牛奶总产量        66129吨        111.93

禽蛋总产量        4964吨          1.49

2005年完成淡水养鱼产量1122吨,同比增长10.3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功率、高性能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在农田作业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各种专用农机具性能不断改进完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20.6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995台,增长4.67%,农用运输汽车1802辆,下降22.1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41958吨,农用地膜使用量4909吨,农药使用量833吨,农用柴油使用量14924吨,团场用电量9792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建筑业

坚持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托“321”产业化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比较优势初步显现,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553万元,增长46.8%,增加值45495万元,增长38%。

工业以“一区两园一带”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321”产业化工程已投产15个:30万锭纺纱项目进展较快,随着昌恒棉纺厂5万锭精梳棉项目的开工,全师棉纺能力达到25万锭;30万吨原煤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3万吨棉籽油深加工项目稳步推进,天锦油脂成为我师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3万吨优质复合肥生产项目,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与以色列联营2万吨塑料化工项目进展顺利;10万吨番茄酱生产项目,加工能力已达6万吨;1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目标已实现,天北新区2×12.5万千瓦热电机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就绪;1万吨白酒整合项目,2005年销售4600吨,比2002年整合前销售70吨增长66倍;10万吨优质饲料项目,已与银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就联合建厂达成协议;乳品项目快速发展,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2005年全师生产鲜奶66129吨,生产“澳利亚”无抗奶粉2904吨,已被广州乐百氏、广州雅士利、杭州娃哈哈、内蒙古伊利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广泛使用,每吨价位远高于国内其他厂家,产品供不应求,2005年实现了产品“零库存”,2006年产品已被预定一空。乳品二期扩建工程已于2005年12 月26日破土动工,预计2006年9月底竣工投产,达到日加工鲜奶300吨的能力。剑杆织机项目已发展到350台,年织布能力1500万米。新型建材项目、港华印染项目也取得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