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六师五家渠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1-20 农六师五家渠市统计局

按投资结构分:第一产业投资4.16亿元,比上年增长98.8%,占投资总额的25.3%;第二产业投资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投资额的26.1%;第三产业投资7.9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投资总额的48.6%。

固定资产投资成果进一步增加,主要新增生产能力有:大中型拖拉机170台,手扶拖拉机218台,造林811公顷,畜禽生产用房2996万平方米,水泥晒场3.42万平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0987公顷,其中喷灌面积3718公顷,新挖灌渠143公里,渠道防渗186公里,新建、扩建、改建公路787公里,住房砖木结构及其以上的24.85万平方米,汽车62辆,仓库9547平方米,中学、小学席位2321个,医院床位40个,输电线路34公里,变电设备1715千伏安。

五、公路运输业

2006年,完成公路运输增加值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各类公路运输工具完成旅客周转量7130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6%;完成货物周转量5462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9%,在全部客货周转量中,个体总周转量为4862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9%,占全师总周转量61756万吨公里的78.7%。

全师拥有各类汽车8698辆,比上年增长9.0%,其中:载客汽车2251辆,增长16.7%;载货汽车2335辆,增长7.1%,农用运输车3954辆,增长3.4%;其他汽车158辆,增长259.1%。在全部汽车中,私人汽车7554辆,比上年增长11.0%,占师市汽车总量的87%,比重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私人载客汽车1424辆,增长34.8%;载货汽车2043辆,增长6.1%;农用运输车3943辆,增长3.4%;其他144辆,增长16倍。

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2006年,全年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42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实现住宿餐饮业增加值90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9.97亿元,增长23.6%;餐饮业零售额2.15亿元,增长34.4%;其它行业零售额1.62亿元,增长11.0%。按销售地区看,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6.89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七、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200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11168万美元(海关口岸数),比上年下降9.4%,其中:进口总额131万美元,下降85.9%;出口总额1103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2%。

2006年,招商引资实现合同项目51个,合同总投资额23.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44亿元,其中:五家渠市完成合同项目29个,实际到位资金2.85亿元。在实际到位资金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总到位资金的3.0%、66.6%、30.4%。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4.13万人次,其中五家渠市接待人数22万人次,二星级宾馆2家,酒店1家。

八、金融保险业

2006年末金融业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89亿元,占29.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77亿元,下降6.2%,其中:短期贷款33.99亿元,占85.5%。中长期贷款5.78亿元,占14.5%。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2.96亿元,占8.7%;商业贷款15.38亿元,占45.2%;农业贷款14.15亿元,占41.6%。

全年保险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农业险业务收入0.3亿元,占34.9%;财产险业务收入0.45亿元,占52.3%;人身险业务收入0.11亿元,占12.8%。各类保险赔款给付金额0.5亿元,赔(给)付率57.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6年,师市科技工作通过项目管理,实施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年申报国家和兵团各类项目17项,已列入兵团科技计划9项,组织申报国家科技扶贫强县1项。争取国家和兵团科技经费180万元。师各类科技项目41项,配套科技经费171万元。全年获兵团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年获师市科技进步奖2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

2006年师市获兵团科技进步先进师(市)称号,101团、军户农场获全国市县区科技考核先进单位,9人分别获国家和兵团级科技进步工作先进个人。

2006年年底全师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个,在校学生1206人。普通中学32所,有教职工1855人,比上年增长1.4%。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792人,比上年增长4.5%,招生2287人,比上年下降4.4%,毕业学生1814人,比上年增长18.6%;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3808人,比上年下降1.9%,招生4830人,比上年增长2.0%,毕业学生4320人,比上年增长5.8%;普通小学39所,教学点7个,有教职工1799人,比上年下降2.1%,在校学生27618人,比上年下降0.2%,招生4562人,比上年增长21.2%,毕业学生5077人,比上年下降0.6%;幼儿园20所,有教职工240人,比上年增长3.4%,在园幼儿3165人,比上年下降16.9%,入园幼儿1756人,比上年下降0.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成绩斐然,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2006年师参加兵团第六届文艺调演获奖节目最多、档次最高、获奖演员最多的一个师,荣获兵团团体一等奖,其中5个自创节目获优秀节目奖,4个获优秀节目创作奖。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加强。截止2006年底,师市共有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4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6个,兵团级文明单位29个,兵团小康连队76个,师级文明单位42个,市级文明单位28个。全年共举办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115场次,观众26万人次。全师拥有广播电视台(站)21个,有线电视转播站19个。广播电视覆盖率98%。《准噶尔时报》全年发行量200万份。全年完成省级以上报刊刊稿(图片)1170篇(幅),其中:中央级8篇;全年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播放新闻548条;五家渠电视台播放新闻2704条,制作电视专题片57部。

2006全师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8个,其中医院26个,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其他1个。实有病床1516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83人,其中:执业医师579人,执业助理医师212人;全师平均每万人拥有执业医师20人,平均每万人有助理医师7人。

2006年体育事业取得发展。师市乒乓球协会、篮球协会、太极拳协会、老年门球协会等体育活动正常展开,促进了师市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全年举办了师市第六届中学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乒乓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十一、人口与就业

2006年末,全师总人口为29.56万人,其中:男性15.49万人,52.4%;女性14.07万人,占47.6%。全部人口中,汉族27.21万人,占92%;少数民族2.35万人,占8%。农业人口17.39万人,占58.8%;一年内流动人口1.63万人,占5.5%。农牧团场人口25.10万人,占总人口84.9%,其中:居住在团场团部人口7.39万人,占团场人口的29.4%。年底总户数9.98万户,户均2.96人,农牧团场户数8.37万户,占83.9%,其中:农业户5.21万户,占52.2%;牧业户0.29万户,占农业户数5.6%。全师出生1596人,出生率为5.4‰;死亡人口1160人,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