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金融运行平稳。2002年末,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2.13亿元,比年初增加5.9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58亿元,比年初增加0.17亿元。其中:发放农业贷款2.85亿元,比年初增加0.46亿元,增长19.19%;发放个人消费贷款3.12亿元,比年初增加0.15亿元。 保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02年,全地区保险系统承保额达到24.65亿元,同比增长31.49%;保费收入11184万元,同比增长37.05%。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792万元,同比增长20.19%;人身保费收入9392万元,同比增长80.48%。支付各种赔款金额1482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额1179万元,人身保险给付金额303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全地区拥有各类中小学校290所,其中:民族语言学校175所。在校学生总数102356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9055人,同比增长5.8倍;初中在校学生34536人,同比下降17.42%;小学在校学生58765人,同比下降8.23%。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和升学率分别为98.0%、99.03%和94.5%,三率较往年稳中有升。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2002年末,地区共有各类科技学会和协会43个,民营科技企业2家。列入国家科技部西部科技开发专项项目1项,“星火计划”共建全国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2个,列入并组织实施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3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地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乡镇文化站50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8个。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5.64%,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1.38%。全地区电影放影单位7个。 医院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地区共有卫生机构263个,同比增长1.25倍,其中:医院30个,卫生防疫机构20个,妇幼卫生机构8个。拥有病床2374张。专业技术人员3409人,其中:医生1715人,护师和护士883人。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再上新台阶。2002年,地区体育工作在继续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同时,不断加强运动员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自治区各项体育比赛中,共夺得金牌30枚,银牌29枚,铜牌18枚。运动员破自治区纪录4/4项/次。 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2002年,地区体委系统从增强全民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出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全年共举行各种运动会83次,参加人数达15000人。 十、环境保护 2002年,地区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防止污染和强化监督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工业污染有所减轻,主要污染排放总量有所减弱。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在410.82万吨,同比削减3.3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0.70万吨,同比削减1.46%;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控制在30.17万吨,同比削减32.51%;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控制在260357万标立方米,同比削减5.31%。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全年空气质量为一、二级的天数达318天,占到87%,三级以下的天数仅占13%。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5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额3369.2万元。 十一、人口 2002年年末,全地区总人口为60.23万人,同比增长1.29%。其中:兵团人口为5.99万人,县(市)辖镇人口13.52万人,占总人口的22.45%。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4.35万人,占总人口的57.03%;少数民族人口34.02万人,占总人口的56.48%。全地区拥有家庭户数16.00万户,其中:民族户为7.60万户,占总户数的47.50%。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地区计划生育率为99.16%,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057人,出生率为11.79‰,死亡人口2021人,死亡率为3.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1‰,人口增长继续控制在10‰以内。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地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586元,同比增长6.96%,人均增加68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589元,同比增加228元,增长9.66%。 社会保障工作成绩显著,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地区得到最低社会保障的人数为33897人,共下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782万元,同比增长2.7倍;抚恤补助各类优扶对象920人,上级下拨抚恤事业费152.5万元;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职工生活经费72.5万元。年末拥有农牧区敬老院11个,床位132张,职工31人,供养老人69人,人年均供养标准为1200元。城镇扶贫帮困工作取得成效,建立了帮扶基金,全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工商业主总计捐款308.68万元,为地区特困群体实施社会救助提供了资金保证。 医疗保险工作得到继续发展。2002年全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单位1643个,实际参保单位1626个,参保率达99%。全地区应参保人数66679人,实际参保人数62630人,参保率达94%。全地区应收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病统筹金5312万元,实收5173万元,收缴率为97.38%。 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巩固。全地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为23893人,同比增加2564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893人,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参保4646人。全年为18980人(次)的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873万元,为7668名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5921万元,社会发放率达100%,确保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百分之百足额发放。 注:①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②本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