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2010-01-20 兵团统计局

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减情况:原煤336.96万吨,增长0.3%;发电量17.94亿千瓦时,增长0.4%;小麦粉21.97万吨,增长8.4%;食用植物油16.08万吨,下降14.6%;机制糖13.34万吨,增长25.4%;配混合饲料28.17万吨,增长22.1%;罐头8.13万吨,下降31.2%;饮料酒5.37万吨,下降4.2%;皮棉60.20万吨,下降13.7%;纱10.82万吨,下降10.9%;布1.21亿米,下降4.8%;服装346.89万件,增长2.9%;毛线154吨,下降36.6%;机制纸3.36万吨,下降10.8%;塑料制品10.87万吨,增长60.5%;水泥194.46万吨,增长15.2%;砖18.11亿块,下降3.9%。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2.90亿元,比上年增长4.6%,产销率94.5%。

工业经济效益下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8.63%,比上年下降2.43个百分点。在考核的7项经济效益指标中,全员劳动生产率20570元/人,产品销售率95.7%,总资产贡献率4.3%,资产保值增值率140.4%,资产负债率67.4%,流动资产周转率0.8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3%。全兵团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98家,亏损面35.9%,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净盈利1.49亿元,比上年减少盈利1.07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面降低,但盈利下降。亏损18家,亏损面38.3%,比上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净盈利1.23亿元,比上年减少盈利0.66亿元。产品销售有所好转,两项资金占用合计有所下降。全兵团实施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23亿元,下降5.8%;年末产成品资金占用14.19亿元,增长2.2%;应收帐款净额14.77亿元,下降17.7%;两项合计28.96亿元,比上年下降9.0%,占流动资金平均余额的35.9%。

建筑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建筑业产值66.66亿元,增长16.5%,其中国有单位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32亿元,增长1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6.99万平方米,增加73.5万平方米,增长10.4%。本年新开工面积584.3万平方米,增加38.2万平方米,增长7.0%;竣工面积558.63万平方米,增加57.67万平方米,增长11.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98.4万平方米,增长16.7%。全年投标承包率为40.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全年工程竣工4385个,增长7.9%;竣工产值58亿元,增长18.5%;工程竣工率71.9%。承包单位施工工程个数比上年增加408个,增长24.5%。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上升,效率提高,优良工程面积200.4万平方米,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35.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47亿元,增长18.8%。其中国有经济投资73.29亿元,增长11.9%。国有经济中基本建设投资52.86亿元,增长16.9%;更新改造投资18.42亿元,增长9.5%;房地产投资1.22亿元,下降57.4%。集体经济投资0.08亿元,下降4.0%。城乡个人投资3.08亿元,增长20.3%。其他各种经济类型投资11.02亿元,增长一倍多。

全年教育文化建设投入2.9亿元,增长14.3%;公路建设投入8.7亿元,增长94.4%;农田水利投资10.3亿元,增长61.0%;农网改造投资近5.3亿元,下降26.8%。从投资来源看,国家投资力度明显加大,企业自筹资金仍然是投资的主渠道。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87.4亿元,资金到位率100%。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5.7亿元,国内贷款13.1亿元,债券0.3亿元,利用外资0.2亿元,自筹资金38.4亿元,其他资金19.7亿元。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第一产业投入21.32亿元,比上年增长31.0%;第二产业投资18.64亿元,下降6.4%;第三产业投资47.51亿元,增长27.0%。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2.1∶27.1∶50.8调整为24.4∶21.3∶54.3。

实施的工程项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为兵团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增添了后劲。主要工程有兵团400万亩现代化灌溉工程、兵团1000万亩生态草场及1000万头优质草食畜开发项目、50万吨优质棉花基地项目、10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精准农业实施工程、生态建设等。传统工业改造及电网建设总投资16.5亿元,重点工程有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奎屯热电厂、哈密铜镍矿厂、石河子粮油加工厂、184团膨润土等项目建设。第三产业完成总投资47.6亿元,重点工程有58个边境团场农牧工危旧住房改造工程、经济适用房及房地产开发、4个新建市和石河子市道路及排水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5个小城镇建设、26条扶贫及5条垦区公路建设、5座中央直属粮库建设、农二师、农十师旅游基地设施建设、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农垦大学项目及兵团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信息工程和公、检、法、司、监等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原煤开采22万吨、发电机组容量28500千瓦、输电线路(11万伏及以上)396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及以上)5.8/7万千伏安/台、医院床位14821个/4.7万平方米、各类学校学生席位37063个、新建公路495公里、改建公路901公里、住房378万平方米、耕地面积18.8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86.29千公顷。

五、公路运输业

公路运输业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完成客运量5935万人,比上年增长14.0%,旅客周转量27.21亿人公里,增长14.8%;货运量4716万吨,增长1.7%,货物周转量31.99亿吨公里,增长2.3%。拥有民用汽车35010辆,增长9.7%。其中载客汽车14810辆,增长11.5%;载货汽车18375辆,增长13.3%。

运输生产增长加速,经营收入增加。全年公路运输业完成营运收入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有所下降,分别比上年下降16.0%和95.0%,个体私营经济增长较快,增长27.7%,股份制经济完成营运收入4307.9万元。

个体公路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个体客运周转量占全兵团的57.3%,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占79.2%,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客运量4505.7万人,增长17.9%;旅客周转量15.6亿人公里,增长11.5%。货运量3678.6万吨,增长3.8%;货物周转量25.3亿吨公里,增10.4%。营运收入13.6亿元,增长27.7%;纯收入4.4亿元,增长11.4%。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增加收入的政策,社会购买力稳定增长,促进了消费品零售市场的繁荣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6亿元,增长17.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6%。分城乡看,城市30.31亿元,增长22.9%;县4.14亿元,增长19.8%;县以下29.01亿元,增长12.1%;所占比重分别为47.8%、6.5%、45.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37.90亿元,增长21.5%;餐饮业6.66亿元,增长29.9%;制造业5.05亿元,下降7.5%;农业生产者零售额9.06亿元,增长5.7%;其他行业零售额4.8亿元,增长30.8%。全年全社会商品购进总额172.31亿元,下降9.3%;商品销售总额191.47亿元,增长3.3%;商品年末库存总额50.22亿元,下降22.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总额126.11亿元,下降7.1%;商品销售总额141.61元,下降2.4%;商品年末库存总额38.35亿元,下降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