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邮政、电信 邮电业继续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的经营方针,业务收入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120.3万元,比上年增长2.5%。电信业加快网络建设,通信能力进一步提高。移动业务继续高速增长,全年完成移动业务总量45253.7万元(新口径),比上年增长36%。完成寻呼业务总量360.2万元,下降8.1%。 截止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17.35万户,比上年增长5.7%,移动电话用户16万户,比上年增长36.7%,国际互联网用户2.25万户,比上年增长31.0%。 八、国内贸易、旅游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亿元(新口径),比上年增长1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4%。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汽车销售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2003年我市消费品零售市场的增长亮点;餐饮业零售额2.2亿元,增长5.2%。 旅游业克服非典影响稳步恢复。年末我市有涉外星级宾馆11家(三星级5家、二星级6家),旅行社12家,旅游企业发展到8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2800余人,比上年增加近500人;全年接待游客16.7万人次,增长9.2%;旅游业收入1.1亿元,增长9.3%。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不断完善我市旅游功能,提升城市知名度、推动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受全国总体物价形势及本地价格调整的影响,物价水平明显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升2.8%;商品零售价格上升1.8%。 九、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地方财政各项收入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增值税增长2%,营业税增长20.9%,企业所得税下降14.6%。地方财政各项支出14.8亿元,增长14.1%。其中:基本建设支出达到3.1亿元,增长21.7%;城市维护费支出1.8亿元,增长15.5%;文教卫生事业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分别增长16.5%和21.8%。 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8亿元,增长20.2%。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50.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7亿元,增长37.4%;其中短期贷款29.1亿元,增长22.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7.9%。截止年末,我市国有银行发放消费贷款余额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亿元,住房消费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是拉动个人消费信贷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各项现金收入328.6亿元,增长5.8%;各项现金支出339.2亿元,增长4.7%;现金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10.6亿元,下降20.3%。 全年保险费收入44733.7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财产险收入14852.7万元,寿险收入29881.0万元,分别增长16.3%和29.0%。赔款金额7508.9万元,增长32.5%。其中财产险赔付7035.1万元,增长38.5%;寿险赔付473.8万元,下降19.2%。 十、科技、教育、环保 科技创先成效显著。我市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考核,成为全疆首批通过考核的地级市。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顺利通过全国先进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白碱滩继续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的荣誉称号。 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资金投资重点进一步集中,确保了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达到3.8亿元。全年获各种科技进步奖励223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3项。 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进一步做好我市的科技富民工作。组织实施了第十四届“科技之冬”技术培训活动和科技三下乡活动。择优扶持建立科技示范村2个,科技示范户39户次。 积极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截止2003年末,我市民营科技企业有66家,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达2461人,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净利润、上缴税金比上年均有明显增长,民营科技企业逐步成为我市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主体之一。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市局共有大中专院校2所,聋哑学校1所,普通中学19所,普通小学31所,幼儿园26所。其中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2所、规范化小学、幼儿园3所和7所,94%的学校、73.3%的幼儿园达到了一类学校或幼儿园的标准。 普通教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入学率为100%,小学生合格率为100%,初中升普通高中入学率82.4%,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率为98%,优良率为24.5%,高中录取率达75%,高中毕业率为87.4%,优良率为14.2%。 高校招生考试取得好成绩。普通高考民汉综合上线率达到77.2%,其中:汉语言上线率71.2%,民语言上线率91.7%;民汉大专以上录取率达81.0%,其中:汉语言大专以上录取率为81.4%,民语言大专以上录取率为80.0%。 职工学历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在校各类函授生达1万余人,全年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考生7000余人次,有150余人次取得了自考毕业证。 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及生态防护林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共植树175.8万株,新增绿地面积253.4公顷,全市建成区绿地率新增3.9个百分点,达到31.7%。加快居民小区的改造,独山子区的居民小区改造全部完成,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分别改造12个和7个小区,完成市区16个居民小区部分住宅楼的外墙粉刷,居民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白杨河地表水和百口泉地下水的水质良好,所有监测项目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其中绝大部分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空气环境质量逐步提高,全年达到国家级Ⅰ、Ⅱ级天数达到100%,Ⅰ级天数占全年天数的47.7%,Ⅱ级天数占全年天数的52.3%。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我市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人居环境建设先进市”、建设部授予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独山子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范例奖”。 加强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加大了污染治理的投入,完善了一批污染治理设施,全年各企业共投入治理资金上亿元。其中:投资8700万元,实施了克拉玛依市电厂热电联供工程,新建120吨新城区锅炉房,同时对市区供热锅炉房的除尘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投资3000万元,对油田管外漏油井进行治理,实施六九区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进行落地油污染防治工作。年末,我市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指标,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排污费征收率、解缴率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