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额快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逐步调整,机电产品、汽车和汽车底盘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2007年乌鲁木齐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数据)3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实现出口总值34.5亿美元,增长70.4%;实现进口总值3.2亿美元,下降11.3%。

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7年我市旅游业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扩大了乌鲁木齐的知名度。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实现旅游及购物总收入85亿元,增长11.57%;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850.5万人,比上年增长11.75%;实现国内旅游及购物总收入8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9%。

八、财税、金融

财政收支呈现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7.1亿元,增长39.2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7.35亿元,增长24.68%。地方财政支出74.93亿元,增长36.7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9.56亿元,增长23.75%。税收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国税部门实现税收收入68.29亿元,增长29.84%;地税部门实现税收收入60.24亿元,增长24.36%。

金融运行平稳,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056.09亿元,比年初增加370.54亿元,比年初增长21.9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79.53亿元,比年初增加1.38亿元,增长0.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45.54亿元,比年初增加100.01亿元,增长9.57%。

九、科学技术、教育

科学技术获得长足发展,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断增强。目前全市拥有民营科技企业768家,全年上缴税金3.54亿元,实现利润11.69亿元;研究开发机构106家,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机构361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个,高新技术企业112家。2007年我市财政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达到8009万元,受理市级科技项目286项,立项56项。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励成果6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励成果29项。知识产权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地区专利申请量达到812件,获得专利授权量达501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62亿元,技术交易额2.55亿元。

教育事业围绕巩固“双基”成果,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等措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到52.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1.1万人,增长12.27%;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9万人,增长11.09%;职业高中在校学生0.6万人,增长63.57%;小学在校学生19.8万人,增长9.93%;幼儿园在园幼儿4.67万人,增长16.09%。2007年我市逐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免收学杂费政策,全年享受免收学杂费学生达12817人。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0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3个,图书馆藏书量136万册。全年出版的图书、杂志、报纸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竞技体育成就斐然。2007年我市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有1人次获得金牌,有2人次获得银牌,有5人次获得铜牌。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促进了我市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全年共举办了大型全民健身活动20次,共有23万人次参加了全民健身活动。

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5.1万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和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治理步伐加快,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开展。全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43万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并网400万平方米,是历年增幅最大的一年。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天数为252天。开展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先后完成52条主干道和847条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新建抗震安居房3.1万户,改造棚户区1000户,城市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

2007年末,我市公安户籍登记人口为211.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78万人,增长4.85%;其中非农业登记人口为158.74万人,增长3.07%。人口自然增长率5.23‰。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据城调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73元,比上年增长9.0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123元,比上年增长10.0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251元,比上年增加600元,增长12.9%。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明显提高。据初步测算,2007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39.67万人,比上年增长1.05%。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22亿元,增长26.1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9148元,增长25.38%。

备注

1.公报中乌鲁木齐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人口数为市公安局提供的户籍登记人口数。

3.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统计口径为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

4.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快报统计数,个别数据因兵团尚未反馈,为初步测算数,正式数据以《2008年乌鲁木齐统计年鉴》为准。

5.本公报数据不含原米泉市。

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统计口径为辖区内的企业(含大中型、金融、保险、证券等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事业、机关(单位),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