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2008-03-11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县、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呈现了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企业效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创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

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增长势头。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增幅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5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7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5.38、8.48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4:37.50:61.16调整至1.28:37.72:61,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了0.2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稳定发展。2007年我市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中心,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线,认真落实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在确保种植结构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对种植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农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初步测算,2007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8.1%。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45.53千公顷,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09千公顷,下降26.51%;油料播种面积2.4千公顷,增长80.45%,全年粮食产量5.59万吨,下降23.74%;蔬菜产量89.69万吨,增长5.2%;全年油料作物产量0.5万吨,增长72.41%;甜菜产量2.02万吨,增长81.98%,谷物产量5.17万吨,下降24.53%。

畜牧业稳步增长。2007年全市牲畜存栏头数达78.63万头(只)。主要畜产品有升有降。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33万吨,增长4.39%,其中:牛羊肉产量达1.84万吨,下降1.08%;猪肉产量达0.88万吨,增长27.54%;禽肉产量达0.51万吨,增长2%;禽蛋产量达0.45万吨,下降2.17%。水产品产量达0.48万吨,增长4.35%。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今年我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6.68亿元,增长1.76倍。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截至2007年末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66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38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到1.1亿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整体素质进一步改善,工业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初步测算,2007年我市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17%。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向好。2007年我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4亿元,增长26.6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3.61%,比上年提高了9.88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3.47%,提高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3.23%,下降13.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5.5%,提高了0.3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99次,加快0.1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1.34%,提高0.4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9.15万元/人,增长16.32%。

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原煤1196.48万吨,增长1.79%;发电量118.42亿千瓦时,增长7.34%;成品钢材424.08万吨,增长12.12%;农用化肥58.79万吨,下降12.97%;原油加工量536.8万吨,增长10.41%;纱4.56万吨,下降4.36%;自来水生产量1.32亿吨,下降0.94%;水泥产量344.79万吨,增长14.2%;汽油产量131.95万吨,增长19.25%;家具151.23万件,增长6.73%。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67亿元,比上年增长8.1%。施工房屋建筑面积977万平方米,增长2%;房屋竣工面积472万平方米,增长5.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3%。其中中央项目投资47.19亿元,比上年下降17.59%;地方项目投资23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从三次产业完成投资额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7亿元,比上年下降74.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9.42亿元,比上年增长34.6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6.27亿元,比上年增长7.67%。

房地产投资增势强劲。2007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7.71亿元,比上年增长47.35%;完成房屋施工面积873.78万平方米,增长39.15%;房产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24.41亿元,比上年增长45.6%,其中住宅实现销售额1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49.75%;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93.2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04%,其中:住宅空置面积25.5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7.13%。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7年全市以乌板公路,新华南北路改造,八户梁输变电、中石油乌石化年产100万吨px项目、八钢1号、2号焦炉、转炉2期、机场3期、米东大道改造等项目为重点的12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3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倍。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城市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我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70.7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07%。其中,铁路65.48亿吨公里,增长4.9%;公路104.34亿吨公里,增长7.87%;民航0.91亿吨公里,增长1.84%。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15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79%。其中,铁路20.52亿人公里,增长6.3%;公路55.84亿人公里,增长8.38%;民航76.94亿人公里,增长14.32%。

邮政电信业保持稳步增长。2007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7万户,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小灵通用户78万户,比上年增长11.68%;计算机互联网宽带用户达25.5万户,比上年增长32.2%。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交易活跃,城乡居民消费观念逐步更新,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2007年预计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4%。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8.41亿元,增长47.52%;非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93.98亿元,增长16.01%。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62.41亿元,增长20.3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4.24亿元,增长12.43%;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5.73亿元,下降10.97%。

在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2007年我市物价高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达104.6%,比上年上涨了4.6个百分点。在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其中油脂类上涨34.7%;蛋上涨27.6%;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6.2%;粮食价格上涨5.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了4.3%;居住类价格上涨6.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衣着类价格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7%;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