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 合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73.7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41亿元,增长9.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9%、53.4%和29.7%。 市场物价总水平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1.41 %, 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0.01 %,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4.1%。 劳动就业保持基本稳定。2007年,全市从业人员8.19万人,比上年下降0.03%,其中,国有经济从业人员5.82万人,下降0.52%;集体经济从业人员0.19万人,下降14.32 %;其他经济从业人员2.17万人,增长2.9%。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24037元,比上年增长26.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二、农 业 2007年,全市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支持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三农”工作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88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其中,农业产值21.6亿元,增长7.8 %;林业产值1.69亿元,增长6.1 %;牧业产值19.75亿元,增长10.3%;渔业产值0.77亿元,增长85.8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7亿元,增长11.7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8.4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43万公顷,增长18.3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4万公顷,下降32.7%;蔬菜播种面积1.22万公顷,增长31.2 %。全年粮食总产量83.58万吨,比上年增长6.1%。 畜牧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年肉类总产量达9.58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9.03万吨,增长45.2%。年末奶牛存栏16.1万头,增长22%。生猪年末存栏30.1万头,增长20.9 %。羊只年末存栏171.9万只,增长4.6 %。奶类产量44.5万吨,增长20.4 %。 渔业发展迅速。全市水产品产量1.09万吨,比上年增长81.7%。 林业生产不断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8%;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1.7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2007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56.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 %;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045台,农用小型拖拉机41119台 ;农村用电量2.2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0.7%;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0.34万吨,比上年增长9.4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3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提高。2007年,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3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市工业增加值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上缴税金9.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 新型工业基础夯实,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稳固。能源化工、机械制造、风力发电、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不断壮大,骨干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1家,其中4家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12家企业进入自治区重点工业骨干企业行列。全市6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249家,完成产值180亿元。太阳山移民开发区建设,被自治区确定为推动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72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7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 %。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5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7.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75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7.29亿元,比上年增长40.6%;更新改造7.62投资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房地产投资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从城乡来看,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86亿元, 占全部投资的75.7%,比上年增长58.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9%;商品房销售额8.17亿元, 比上年增长21.8%。 基础建设持续加快,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市区实施了老城商贸核心区改造、新区开发、城中村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绿化美化等工程,城市功能和品位不断完善和提升。市区城市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加快了城市西移与近水亲河、滨河大道、金滨路建设,防洪排涝工程启动实施,大幅拉开了滨河生态城市框架。县城建设各具特色、各展异彩,道路、供热、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青铜峡小坝东区开发、城市景观绿化,盐池瓮城古迹修复、革命历史纪念馆工程,同心北沟综合治理、红军西征纪念园建设,红寺堡城区北扩、生态绿化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五、内、外贸易 商贸流通彰显活力。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3亿元,增长1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8亿元,增长15.6%。分行业看,批发业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零售业20.7亿元,比上年增长9.3%;餐饮业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4%;住宿业为0.3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他行业0.7亿元,比上年增长53.6%。 第三产业不断发展。2007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41亿元,比上年增长9.4%。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日趋兴旺壮大,增加值已接近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沙漠王子”等品牌大步走向市场,成为全国知名清真品牌。吴忠市被国家有关部委和协会命名为“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吴忠)清真食品基地”、“中国回族建筑文化之乡”和“中国清真美食之乡”。城乡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消费市场更加繁荣兴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信息中介、金融、保险、证券、社区服务、清真餐饮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对外开放层次提升。2007年,全市招商引资额为42.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引进了中国华能、内蒙古庆华、中国阳光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吴忠,实施了一批合作项目。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1678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