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文化: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有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各类藏书41万册,全年图书借阅23.9万人次;博物馆1个,全市共有馆藏文物1226件(套)。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全年广场文艺演出182场次。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传输节目达到32套。年末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2.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1.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1.4%。 卫生: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机构 (含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5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妇幼保健院(所)3个。医院和卫生院病床数1924张。卫生技术人员248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54人,注册护士696人。全市有村卫生室418个,执业(助理)医师24人,乡村医生703人。年内完成门诊治疗207.02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32万人次,卫生业务收入18852万元。中宁县和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有38.92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投资1050万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87个。 体育: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积极努力。“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深入实施,成功举办了全区第三届沙漠体育运动会,积极组建中卫市体育代表团首次参加全区第十二届运动会、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老年体协比赛。在第十二届运动会上,我市108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7个竞技项目的比赛,并最终夺得7.5金、8银、7铜的良好成绩,名列全区各市金牌榜第四名。 九、环境保护 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认真开展电石、铁合金行业清理整顿,大力开展高耗能行业烟尘污染治理。督促9家企业及时办理了环评手续。监督7家高耗能企业累计投资1045万元,建成电石、铁合金炉除尘设施9套。狠抓工业污染限期治理。督促10家企业累计投资577万元,建成和运行13个污染治理项目,削减废水排放量19000立方米,减少粉尘排放量230吨,削减烟尘排放量1659吨,削减悬浮物50吨。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积极争取环保项目,加快环境污染治理步伐。年内共申报环保项目22个,争取环保项目资金4项358.8万元。 通过采取取缔、治理和环境监察等有力措施,2006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1.89%,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104.1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3.82万人,占总人口的32.5%;非农业人口25.64万人,占24.61%;农业人口78.55万人,占75.39%。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6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6.04‰,人口死亡率为5.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0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656元,比上年增加2495元,增长17.6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11元,比上年增长12.7%;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816元,增长3.3%。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62元,增长8.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32元,增长4.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4.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8%。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4.7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1平方米。 社会保障逐步加强,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1150人,离退休人员9827人。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9046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810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561.9万元。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9万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2万人。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中卫统计年鉴—2007》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