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石嘴山市统计局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不断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农业缺水、工业缺电、运力紧张以及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力弘扬“石嘴山精神”,创造石嘴山速度,全市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2003年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40.0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22.0亿元,增长8.5%。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1.9:53.2:34.9调整为10.2:57.9:31.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3.0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稳中略升。与上年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3.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类上涨4.5%,烟草及用品类上涨0.6%,衣着类下降1.9%,家庭设备及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1.8%,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6%,居住类上涨0.8%。

2003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9.89万人,比上年下降8.6%。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1.57万人,下降25.5%;乡村从业人员18.32万人,增长6.6%。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5.51万人,比上年末下降6.1%,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2.69万人,下降1.1%。年末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110元,比上年增加725元,增长6.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6%,比上年上升了0.04个百分点。

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区域经济融合度差,产业转型任务艰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优势特色产业不明显,农民增收步伐缓慢,难度依然偏大;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种植结构继续调整。2003年全市粮食产量32.2万吨,比上年下降12.0%。在主要作物中,油料产量2.06万吨,增长1.3%;蔬菜产量40.8万吨,增长22.4%;枸杞产量4988吨,增长5.3%;水果产量1.35万吨,增长18.0%。

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当年造林面积0.8万公顷,增长26.4%。全年肉类总产量3.04万吨,比上年下降14.3%;禽蛋产量9131吨,增长32.9%。全市水产品产量5755吨,下降17.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3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3%。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588台,增长32.7%;小型拖拉机4.28万台,增长0.7%;联合收割机747台,增长18.4%。农林牧渔业生产用电量3359万千瓦时,增长23.5%;肥施用量(实物)12.6万吨,比上年下降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大产业调整和产品更新力度,加快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同时受高载能产品涨价因素的拉动,工业经济增速再创历史新高。2003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轻工业产值6.46亿元;重工业产值96.5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2.9亿元,增长25.1%;

在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产量1342万吨,增长18.9%;发电量79.1亿千瓦时,增长63.8%;钢丝绳产量3.7万吨,增长17.8%;水泥产量62.5万吨,增长45.4%;焦炭45.2万吨,增长75.6%;铁合金23万吨,增长137.5%;金属镁14734吨,增长50.8%;石灰氮16.5万吨,增长102.5%;双氰胺3.95万吨,增长103.2%。

工业经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2003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实现利税7.9亿元,增长60.3%。实现利润2.3亿元,增长1.8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0亿元,增长93.0%。全年工业总资产贡献率6.1%,比上年上升1.2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0.5%,比上年上升2.2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49次,比上年提高0.4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2%,比上年上升0.98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6.7%,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

建筑企业深化改革,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建筑施工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9.4亿元,增长9.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0.5万平方米,增长55.7%;竣工面积44.9万平方米,下降8.1%。实现利润1454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全市上下继续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项目、争资金力度持续加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投资对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8亿元,比上年增长48.8%。其中:市县属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81亿元,增长48.9%;更新改造投资4.76亿元,增长336.9%;房地产开发投资4.95亿元,增长70.0%。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大力实施北沙湖综合整治、石嘴山市天然气输配、垃圾无害化处理、滨河大道、大武口旧城改造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城市靓化、山水大道绿化美化、大武口森林公园二期续建、石嘴山区集污及处理续建、大武口至工业园区一级公路建设等18项重点工程,极大地改变了我市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新增生产能力有:东方钽业钽铌铍产业化、星日电子公司4亿支片式钽电容器改造、奔牛集团综采设备生产能力技改、英力特化工公司年产5万吨石灰氮、范福煤焦化公司年产30万吨焦炭及煤气发电、众元煤焦化公司年产20万吨机焦技改、日盛集团年产1.2万吨ADC发泡剂及3万吨烧碱、金力建材公司2×3MW余热电站、沙湖纸业2万KVA电石炉等项目的相继建成,有效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受“非典”及地域交通运输特点的影响,交通客货运输发展明显不足。全年公路客运量641万人,比上年下降45.7%;客运周转量27971万人公里,下降45.2%;公路货运量599万吨,比上年下降54.7%,货运周转量55802万吨公里,下降39.9%。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收入达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年末电话机总数17.88万部,比上年增长18.0%;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20.07万户,增长52.4%;无线寻呼用户1.03万户,下降19.3%;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达3.64万户,增长3.2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