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3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和工作任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经济建设全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农业缺水、工业缺电、运力紧张以及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增幅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比全国增幅高3.1个百分点,总体运行呈现不断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5.5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91.7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137.8亿元,增长8.3%。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6.1:45.9:38.0调整为14.4:49.8:35.8。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2.2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水平小幅上扬。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2.0%。服务项目价格上升5.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8%,农村上涨0.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6%。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8%。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增值税5.0亿元,增长15.0%;营业税10.9亿元,增长17.3%;个人所得税1.3亿元,增长12.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5.7亿元,比上年下降7.6%。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9.9亿元,下降21.9%;农业支出5.1亿元,增长10.4%;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4.4亿元,增长34.6%。 二、农业 2003年农业虽受粮食减产10.5%的影响,但在种植业结构优化、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等有利因素带动下,总体上仍实现了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5亿元,完成增加值55.5亿元,同比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2.5%。 全区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推进,农、林、牧、渔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据统计,全年粮食产量270.2万吨,比上年下降10.5%;油料产量13.2万吨,增长21.2%;水果产量23.1万吨,增长37%。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林业生产成效明显。全年完成退耕地造林草12.7万公顷;造林合格面积29.5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5倍和61.7%。 畜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全年猪牛羊肉产量19.9万吨,增长23.2%;禽肉产量2.7万吨,增长14.2%;禽蛋产量8.7万吨,下降3.7%;水产品产量5万吨,增长3.7%。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努力扩大灌溉面积。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86公顷,累计有效灌溉面积4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86.34万千瓦,增长8.7%;农村用电量8.6亿千瓦小时,增长4.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22.0亿元,增长27.4%;重工业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17.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增长情况:原煤2194.8万吨,比上年增长20.7%;发电量206.1亿千瓦时,增长20.5%;铝锭26.9万吨,增长3.1%;化肥76.3万吨,增长0.2%;轮胎外胎241.5万条,增长7.7%;轴承391.5万套,下降25.1%;水泥494.1万吨,增长31.0%;钢丝绳3.8万吨,增长17.8%;金属切削机床1953台,增长7.5%。 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0.3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实现利税32.8亿元,增长41.3%,其中,实现税金21.3亿元,增长18.7%。盈利企业盈利额16.5亿元,增长42.4%;亏损企业亏损额5.0亿元,下降21.1%;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11.5亿元,增长1.2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净利润5.3亿元,增长79.8%。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6.7,比上年上升5.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6.3%,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3.9%,比上年上升6.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5次,比上年提高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8%,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7.2%,比上年降低1.6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建筑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建筑企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4.9亿元,增长30.5%;完成总产值10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19.8万平方米,增长34.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78.7万平方米,增长34.3%,全员劳动生产率61352元/人,增长7.7%。装修装饰业逐步成为建筑行业内新的经济亮点,全年实现产值2.5亿元,增长1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下,全区继续加大了对基础产业和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的投入,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64.6亿元,增长32.4%;更新改造投资41.1亿元,增长55.8%;房地产开发投资50.9亿元,增长64.9%。从投资主体来看,国有单位投资156.1亿元,增长16.9%;非国有单位投资162.1亿元,增长66.6%。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35.6亿元,增长34.3%,用于交通、邮电通信业投资38.9亿元,下降7.7%,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业投资32.7亿元,增长75.5%;教育、文化设施投资6.2亿元,下降9%;原材料工业投资34.5亿元,增长1.2倍;能源工业投资34.5亿元,下降6.7%。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区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突出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以重点项目带动重点行业。全年正式施工的2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7.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2%。 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中,施工项目1455个,比上年增加13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18个,增加97个。建成投产项目84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7.7%。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232.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73%。其中:新增的主要能力有:造林面积479.4万亩,新建高速公路156公里,长途电缆线路长度170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77.7公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