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在校生2.59万人,比上年增长28.9%。全市中等专业学校18所,在校生1.86万人,增长18.9%;普通中学103所,在校生9.21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2.41万人,当年招生9464人,比上年增长41.2%,高中阶段入学率64.2%;小学347所,在校生13.5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文化艺术平稳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艺术馆7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力量不断增强。2002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4个,医院床位数5430张;卫生技术人员6937人,其中医生3362人。全市儿童“四苗”全程接种率98.97%。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接近74.35岁。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132.96万人(户籍人口,下同),比上年增长2.4%,其中市区人口69.28万人,全市回族人口35.76万人,非农业人口70.06万人。人口出生率14.33‰;死亡率4.52‰;人口自然增长率9.81‰。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5.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5元,比上年增长15.2%;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979元,比上年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2932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902元,比上年增长2.0%。居住环境有较大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上年的15.21平方米上升到16.40平方米,增加1.1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19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社会保障继续扩大。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1560个,参保职工15.8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4.1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1645个,参保职工19.55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企业1029个,参保职工8.25万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1.88万人。全年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550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养老院23个,共有床位800张,收养社会福利对象240人。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38万人,全年为低保家庭发放大病医疗、子女升学补助107.1万元,减免了958户特困家庭的取暖费。 注:1、本公报数据为统计快报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