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海西州统计局 (2008年3月12日) 2007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领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经济发展质量和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社会和谐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省统计局核准2007年海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1.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71亿元,增长5.8%,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5.48亿元,增长19.4%,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4.3%,拉动经济增长1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0.48亿元,增长11.5%,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4.7%,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具有优势的第二产业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9:76.3:20.8调整为2.8:77.1:20.1,二产比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畜牧业 2007年,全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总体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牧区经济发展为重点,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调整种植和畜群畜种结构,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地区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 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作物喜获丰收。2007年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40.27万亩,同比增长3.9%,其中:粮食作物25.07万亩,下降0.6%;油料作物10.86万亩,增长8.5%;蔬菜种植面积1.41万亩,增长25.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由上年的65%下调到62.3%。粮食总产量达9.3万吨,比去年实际增加0.68万吨,增长7.9%。油料产量1.6万吨,比去年实际增加0.23万吨,增长16.6%;蔬菜产量4.52万吨,比去年实际增加0.73万吨,增长19.2%。粮食、油料和其他作物种植之比由去年的65.1:25.8:9.1调整为今年的62.3:27.0:10.7,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生产效益日益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32.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2%,农用运输车达2234辆,拖拉机1927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049台,增长20.3%;小型拖拉机18226台,增长3.6%;农村用电量1698万千瓦时,增长11.8%。 林业生产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全州当年造林合格面积13.15 万亩,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2.2万亩。 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2007年全州共繁殖各类仔畜105.42万头(只),同比增加3.51万头(只),育活仔畜94.56万头(只),增长4.8%,仔畜成活率为89.7%,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成畜减损4.78万头(只),成畜减损率2.22%,比上年下降0.61个百分点。全地区草食牲畜总增89.78万头(只),总增率41.6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年内出栏牲畜90.5万头(只),出栏率41.94%,比上年提高2.75个百分点;商品率达36.67%,比上年提高2.73个百分点。年末全地区草食牲畜存栏头数216.3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0.3%。能繁殖母畜比例达58.08%,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2.1万吨,增长4.1%,羊毛产量0.23万吨,增长2.6%,奶类产量1.37万吨,增长8.7%。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指 标2007年比上年增减% 一、农产品产量 粮食930117.9 其中:小麦46986-5.5 青稞3767922.6 豆类712-1.2 油菜籽1600216.6 蔬 菜4522719.2 二、畜产品产量 肉类总产量210214.1 其中:羊肉1350111.7 牛肉4667-9.3 猪肉24422.9 奶类产量136978.7 其中:牛奶94520.5 羊毛产量23292.6 其中:绵羊毛20863.1 驼毛绒产量23.21.0 山羊绒产量176.65.0 三、水产品产量 水产品28424.6 卤 虫40-33.0 渔业生产增长平稳。2007年全州水产品产量284吨,比上年增长24.6%;卤虫产量40吨,比上年下降33%。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州乡镇企业个数达到1516家,年末从业人员4895人。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8620万元,同比增长6.1%,实现营业收入28680万元,利润总额4074万元,上缴税金61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8%和5.7%。 三、工 业 2007年 全州继续推进工业强州战略,紧紧围绕全年工业经济目标,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积极配合、相互协调,克服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电力不稳、资金缺乏、特别是 产品运输能力不足等不利因素,认真解决全州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全地区工业生产保持较好发展态势。2007年全州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2.44亿元,同比增长20.1%,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79.2%,拉动经济增长13.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9.19亿元,增长20.9%。 1、骨干企业拉动海西工业不断增长。2007年,海西州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2.21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8.8%。其中:青海油田公司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78.8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2.3%,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55.4%;青海盐湖集团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6%,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12.6%;西部矿业锡铁山分公司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9.37亿元,增长12.1%,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6.6%;青海石棉矿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0.71亿元,增长4.8%,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0.5%。 2、全州优势行业工业生产形势喜人,州属工业生产呈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州钾肥、煤炭、盐化工行业实现增加值28.85亿元,州属工业增加值比例由2006年的19%增加至2007年的25 %,州属工业增加值所占份额逐年增大。2007年,州属工业实现增加值35.79亿元,较上年增长53.8%,生产增速创历年最好水平,增速高于地区增速33.7个百分点。 3、全地区103户规模以上企业总体经济效益趋好,利润大幅攀升。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12亿元,增长41.6%;实现利润80.42亿元,同比增长11.3%。 4、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势头。2007年,全州完成原煤547.8万吨,同比增长115.8%;水泥31.21万吨,增长35.5%;天然气34.02亿立方米,增长38.8%,钾肥实物量421.9万吨,增长24.3%;石棉13.03万吨,增长10.6%;铅精矿含铅量7.24万吨,增长15.3%;炸药1.52万吨,增长60.8%;锌精矿含锌量8.66万吨,增长9.1%;原油加工量105万吨,增长5%;纯碱102.17万吨,增长43.7%;黄金3934.62千克,增长16.4倍。发电量13.98亿度,下降11%;天然原油220万吨,下降1.4%;铁矿石成品矿39.35万吨,下降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