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银川市统计局

银川市统计局

1999年3月5日

1999年是建国50周年和喜迎澳门回归之年,也是我市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完成“九五”计划关键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7.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7.5%;第三产业增长12.7%。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0%、42.8%和44.2%,首次出现了国民经济三次的“三、二、一”排序。

物价总水平继续低位运行。与上年相比,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1.3%,下降幅度较上年缩小1.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1%,上涨幅度较上年回落0.1个是分点。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达23万人,其中国有在岗职工17万人,集体在岗职工2万人,其它经济类型在岗职工4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529元,比上年增长11.6%。再就业工作有了较大进展。1999年全市共有下岗职工3250人(市属),通过多种途径使2412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与上年基本持平。

财政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4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地方财政支出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工业经济效益不理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下网职工再就业压力较大,部分低收入居民生活比较困难。

二、农业

1999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关于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发展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使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7.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市属农业总产值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0.67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市属粮食产量达到56.65万吨,与上年持平。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全年油料产量1938吨,比上年减少1251吨,水果总产量3.92万吨,比上年增长29.0%。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猪牛羊肉产量达到2.32万吨,比上年增长10.5%;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14万吨,增长28.1%。

林业生产有所发展。输年完成造林面积3665公顷,比上年增长1.8倍;四旁植树171.25万株,增长19.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9年全市财政用于支援农业生产资金为2977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2.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5%;农用小型拖拉机3.1万台,比上年下降4.6%,农用化肥用量(实物量)17.66万吨,增长0.6%;农村用电量1.22亿千瓦小时,增长4.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31万公顷,增长11.9%。

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1999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实现利润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上缴税金1.95亿元,增长1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突出抓好工业”的总体要求,坚持“抓大放小”,继续推进和深化经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制工作,相继出台了加快工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给困境中的工业增添了活力。工业经济运行状况总体上比上年有所好转。全年全市工业完成总产值83.28亿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4.3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部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完成总产值66.13亿元,增长2.8%。其中市属工业完成产值15.42亿元,增长13.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同比增长7.1%,集体企业产值同比增长6.9%,股分制经济同比增长9.1%,其他经济同比下降7.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2%,重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1%。

工业经济整体效益水平较低,但市属工业明显好转。据对全市国有及非国有500万元以上的174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全年亏损企业65个,亏损面为37.4%,其中国有企业亏损面达51.1%;市属企业亏损面34.7%。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99亿元,比上年增亏.8%,其中市属亏损0.48亿元,减亏20.4%。全市实现利税务总额3.14亿元,比上年下降36.8%,其中市属实现利税总额0.82亿元,增长98.3%。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1999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6.68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8.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6%,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5900元/人,比上年增长1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随着国家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市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49.9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7.44亿元,房地产投资完成9.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和11.3%。全年市属投资总额完成17.69亿元(不含农村、个人,下同),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基本建设、房地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20.9%;分产业看,用于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0.23亿元、6.93亿元和10.53亿元,占市属投资总额的1.3%、39.2%和59.5%。市属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5.79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89.3%;本年各类房屋竣工面积100.97万平主米,其中住宅竣工70.27万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1999年,全市公路货运量完成1023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4.37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5.3%;公路客运量1967万人,旅客周转量10.38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23.3%。年末拥有各种民用汽车3.28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65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14.4%。

邮电通讯事业继续得到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7亿元,比上年增长52.4%;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0.45万门,比上年增长6.1%;年末电话到过户数20.33万户,比上年增长26.7%,其中住宅电话13.96万户,增长10.1%。全年无线寻呼用户达12.4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10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0.64万户和3.91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过30.7%,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