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1-19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

利用外资:2006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全年新批直接外商投资项目19个;合同外资金额0.62亿美元。截止2006年底,全区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到375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占59.5%;外商独资企业占28.8%。2006年,全区制造业签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个,合同额0.49亿美元。

四、社会事业

教育: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6年末,全年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696人,在校研究生1823人,毕业研究生304人。全区共有普通高校13所,招生数17389人,在校生55931人,毕业生11008人。中等专业学校12所,招生12518人,在校生34752人,毕业生8413人。普通中学403所,全区普通高中招生45212人,在校生131415人,毕业生40027人。职业中学18所,招生10652人,在校生23606人,毕业生5508人。全区普通初中招生101833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6.84%,在校生290375人,毕业生86851人。小学校2373所,普通小学招生12007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27%,在校生696760人,毕业生103805人。特殊学校6所,特殊教育招生171人,在校生1332人。幼儿园208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02552人。

2006年,各级各类学校3049所,教职工76484人。其中,专任教师66107人。

科学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就。全年共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165项,共授理专利申请671件,授权专利290件。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认定技术合同336项,成交金额5349万元,比上年下降61.8%。

文化: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蓬勃发展。全区艺术表演团体14个,公共图书馆20个,文化馆20个,博物馆6个。全区继续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进行,积极推进和完善有线电视入户。2006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1.4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47%;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439525户。全年全区地方出版报纸19种,出版量9837万份;出版杂志35种,出版量321万册;出版图书546种,出版量1448万册。

卫生: 2006年底,全区卫生机构1553个,床位18307张;卫生技术人员23591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0991人,注册护士7652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9个,卫生工作人员1343人;妇幼保健机构21个,卫生工作人员1341人;农村卫生院238个,卫生工作人员3243人。

体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推向深入。截至2006年底,全区共举办综合运动会54次,举办单项比赛151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20次,其中1000人以上的活动92次,参加活动的人数总计69.94万人。全区完成全民健身路径工程267个,总投资达2669万元。

竞技体育方面:我区运动员在世界比赛中获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1枚;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4枚,银牌10枚,铜牌13枚;在全区运动会上获金牌230枚,银牌201枚,铜牌194枚。

五、人口与就业

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6年全区出生人口9.3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5.53‰,比上年下降0.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9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4.84‰,比上年下降0.11个千分点;自然增加人口6.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69‰,比上年下降0.29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7.53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03.73万人。

据自治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年报显示,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2万人,登记失业率4.3%。

六、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21.61亿元,增长19.76%;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239元,增长2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7.26元,比上年增加1084元,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人均消费性支出7205.57元,增长12.5%。其中,支出增幅较大的是: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杂项商品和服务类,分别增长12.6%、15.2%、25.3%、21.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3.9%,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全年用于食品消费支出增长9.7%,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消费增长9.8%;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及服务增长10.0%;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上年增长8.0%。

2006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760.1元,增收251元,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46.97元,增长7.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4%,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逐步提高。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3.14万人,比上年增加8.61万人,增长13.3%。其中,参保职工53.26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9.8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38.31万人,比上年增加1.14万人,比上年增长3.1%。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2.3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5.6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6.70万人。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全区29.8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农村8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区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数  209个,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6273张,收养各类人员4940人。城镇社区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网点5763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1个。

七、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全区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使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全区环境保护系统人员706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1个,环境监测人员258人。当年完成工业治理项目108个,共投资39885万元。全区建成烟尘控制区26个,面积215.90平方公里,增长4.6%;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3个,面积201.1平方公里,增长20.71%。全区自然保护区13个,面积54.71万公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生态示范区单位2个,面积达72.9万公顷。

2006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808人,比上年下降15.5%。亿元GDP死亡人数1.14人,下降28.3%;工矿商贸企业10万就业人员死亡人数为6.19人,下降13.8%;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82人,下降24.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8.10人,同比下降13.5%。

注:1、本公报中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宁夏统计年鉴-2007》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和行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  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