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加快社会事业进步,实现了“十一五”经济社会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9.18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47.54 亿元,增长17.3%,其中,工业增加值288.32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80.26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2005年11.9:46.4:41.7转变为2006年的11.2:49.2:39.6。2006年全区人均GDP达到11784元。 价格水平: 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其中,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2.3%。食品类价格上涨3.9%,衣着类价格上涨1.7%,居住类价格上涨5.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3%。除此之外,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与上年持平。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其中,城市上涨1.2%,农村上涨1.8%。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3.6%。 生产领域价格涨幅较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2%,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8%。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实现跳跃式发展,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总收入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增值税11.03亿元,增长26.3%;营业税18.82亿元,增长19.4%;企业所得税3.21亿元,增长23.9%。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92.7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加大了社会保障、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支出力度。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完成11.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2%;教育支出完成24.73亿元,增长26.7%;科学支出完成8750万元,增长15.5%。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林水气象支出完成21.36亿元,增长24.1%。 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2006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基本建设投资284.62亿元,增长20.8%;更新改造投资76.81亿元,增长26.5%;房地产开发投资76.94亿元,增长2.9%。农村投资60.01亿元,增长7.7%。2006年,全区在建项目2844个,增长29.0%;新开工项目2365个,增长34.1%;全年投产项目个数达2194个,增长45.2%。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4.4%,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增长较快;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9.72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5.73亿元,增长19.6%。三次产业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0%、47.3%、50.7%调整为2.2%、46.0%、51.8%。 2006年,在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基础上,立足宁夏优势,加大了全区优势行业的投资。全区煤炭工业完成投资38.69亿元,比上年增长40.6%;电力工业完成投资75.98亿元,增长10.7%;造纸工业完成投资13.01亿元,增长1.3倍;化学原料工业完成投资36.76亿元,增长39.7%;医药工业完成投资5.21亿元,增长2.4倍。上述五个优势产业完成投资已占城镇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优势带动作用促使我区工业生产能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产业 农业: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79.18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92.80万亩,比上年增长2.5%,夏粮总产量80.24万吨,减产5.2%;秋粮产量230.70万吨,增长7.2%;粮食总产量达310.94万吨,比上年增长3.7%,粮食生产连续3年获得大丰收。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全区肉类总产量26.56万吨, 同比增长2.8%;牛奶产量64.73万吨,增长11.9%;水产品产量6.74万吨,增长15.5%。受禽流感疫情影响,家禽生产减产较大,禽肉和禽蛋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26.3%和19.6%。 全区农业在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蔬菜、枸杞、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也得到较快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92.09万亩,产量220.0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9.7%和19.9%;枸杞种植面积33.81万亩,增长8.7%;西甜瓜66.59万亩,产量837.5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4.4%和1.2倍。清真牛羊肉、奶牛、硒砂瓜、葡萄、红枣、水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工业: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8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8%,占GDP的比重为4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8.62亿元,增长19.6%。轻工业增加值43.57亿元,增长11.4%;重工业增加值215.05亿元,增长21.4%。 2006年,全区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2.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5%,比上年增长17.6%;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为173.21亿元,增长23.4%;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1.85亿元,增长23.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831.42亿元,增长27.2%,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分行业看,全区34个大类行业中,大部分行业产销情况较好,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形势良好,全区重点考核的49种工业产品中,有69%的产品保持增长。其中,能源类:原煤、发电量、液化石油气,分别增长21.8%、25.6%、41.9%。化工类增长近50%及以上的产品有烧碱、子午线轮胎外胎、塑料树脂及共聚物,分别增长95.4%、58.6%、49.9%。冶金类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类中的铁合金、原铝、石墨及炭素制品,分别增长49.5%、55.8%、56.8%。数控机床增长50.4%。小麦粉增长59.7%。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稳步攀升。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0.91,比上年提高了11.4点,实现利税67.59亿元,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5.28亿元,增长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