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1-19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

2005年是实施"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自治区确定的年度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挑战,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实现了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比2000年增长67.7%,年均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9.7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77.82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51.80亿元,增长8.3%;分别比2000年增长23.8%、95.2%和57.1%,年均分别增长4.4%、14.3%和9.5%。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二、三次产业比重达到88.4%,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二产比重上升4.6个百分点。2005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242美元。

价格水平:市场价格总水平略有上扬。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2%。食品类价格上涨1.9%,衣着价格上涨3.5%,居住类价格上涨6.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升3.4%。除此之外,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分别下降0.9%和1.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其中,城市上涨0.5%,农村上涨0.1%。

生产领域价格涨幅较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6.2%,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9.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3%。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总收入87.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7.4%,比200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其中,增值税8.73亿元,增长39.1%;营业税15.76亿元,增长17.3%;个人所得税2.22亿元,增长18.9%。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5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基本建设支出38.43亿元,增长87.1%;城市维护费支出5.90亿元,增长36.1%,行政管理费支出10.70亿元,增长22.0%。

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稳定增长。2005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4.73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农村投资55.71亿元,同比下降2.9%;城镇投资完成389.02亿元,增长20.3%。从城镇投资分项看:更新改造投资60.71亿元,增长14.2%,其中,工业更新改造投资57.52亿元,增长22.4%;房地产开发投资74.68亿元,增长9.3%。2005年,全区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83.12亿元,增长15.9%,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86.1%。"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8倍,年均增长22.6%。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2005年,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全年工业投资完成200.59亿元,同比增长31.4%,增幅居各行业前列,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40.1%上升为45.1%,对全区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5.0%。农林牧渔业投资保持稳定,完成投资25.17亿元,增长9.0%。全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6.07亿元,增长33.0%,其中道路建设投资36.27亿元,增长8.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完成投资72.81亿元,增长51.4%。用于邮电通信业的投资7.63亿元,下降14.1%。用于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资3.31亿元,增长22.3%。用于教育的投资9.39亿元,增长15.9%。

二、主要产业

农业:农业生产保持平稳。2005年农业实现增加值69.78亿元(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下同),比上年增长3.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48亿元,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78.94亿元,增长6.9%;林业产值5.56亿元,下降10.2%;畜牧业产值46.00亿元,增长7.5%;渔业产值3.98亿元,增长4.2%。2005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63.87万亩,比上年减少2%,夏粮总产量84.60万吨,减产3.5%;秋粮产量215.21万吨,比上年增加12.43万吨,增长6.1%,粮食总产量达299.81万吨,比上年增长3.2%,成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畜牧业发展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年全区肉类总产量25.85万吨,同比增长6.2%;禽蛋产量7.83万吨,增长0.2%;禽肉产量3.23万吨,增长5.0%;奶产量57.85万吨,增长25.6%,水产品产量5.83万吨,增长3.1%。

全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除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外,水果产量31.48万吨,比上年增长37.6%;猪牛羊肉产量22.28万吨,增长6.7%。

2005年继续实施退耕造林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20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3.16万公顷。

年末农田累计有效灌溉面积42.3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3%;农业机械总动力555.14万千瓦,增长5.0%。

工业: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9%,占GDP的比重为38.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2.35亿元,增长18.5%。其中轻工业增加值33.26亿元,增长17.0%;重工业增加值169.08亿元,增长18.9%。

新产品产值高速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33.72亿元,同比增长35.7%,比现价工业总产值增幅高出10.9个百分点。全区国有控股企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127.46亿元,同比增长26.8%,比全区平均水平高8.28个百分点。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高达83.9%,拉动工业生产增长15.5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3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其中实现销售收入增幅较大的行业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40.49亿元,同比增长18.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1.43亿元,同比增长33.2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6.94亿元,同比增长54.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62.76亿元,同比增长59.4%;纺织业34.87亿元,同比增长42.3%等。全区考核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部分保持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有:合成洗涤剂(5.67倍)、化学药品原药(93.4%)、电石(67.8%)、氢氧化钠(烧碱59.6%)、淀粉(52.3%)、初级形态塑料(45.0%)、柴油(44.9%)、铌(44.3%)、小麦粉(38.6%)、焦炭(37.6%)、原油加工量(37.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