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 “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果洛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 “突出一个重点、强化两个基础、加大三项力度、提供三项保障”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立足州情,突出重点,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使全州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趋好、运行稳定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计划的良好开局,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州完成生产总值86625万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0178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825万元,增长5.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3622万元,增长11.1%。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5.64:15.06:49.30调整为34.84:14.80:50.36。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6.63%,拉动经济增长2.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2.22%,拉动经济增长0.9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61.15%,拉动经济增长4.89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大,进程缓慢,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仍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大,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畜牧业 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牧业增产、牧民增收的总体目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落实各项措施,努力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投入和科技含量,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全州农牧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一)、农牧业总产值稳定增长。2006年全州实现农牧业总产值40696万元,比上年增长4.76%。 (二)、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畜牧业生产投入和科技含量,推进传统畜牧业向效益畜牧业的转变,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效益。2006年,全州繁殖仔畜76.83万头只,育活仔畜70.3万头只,比上年多育活1.46万头只,繁活率为60.18%,同比提高3.28个百分点;损亡成畜3.28万头只,比上年少死亡2.36万头只,死亡率1.54%,下降0.98个百分点;出栏牲畜72.14万头只,出栏率为33.98%,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出售牲畜59.85万头只,商品率28.19%,同比提高1.46个百分点;总增牲畜67.02万头只,总增率为31.56%,提高3.28个百分点;年末存栏各类牲畜208.21万头只,同比下降1.94%。其中:能繁殖母畜116.61万头只,母畜比例为56.01%,同比提高0.99个百分点。 (三)、小块农业区种植业生产下降。200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54公顷,比上年下降25.14%,油料作物面积49公顷,比上年下降27.94%;粮食总产量1359吨,比上年下降21.94%,油料产量69吨,比上年下降14.81%。 三、工业 全州完成工业增加值1340.50万元,比上年下降23.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90.40万元,同比下降44.00%。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850.10万元,同比下降3.3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9.70万元,同比下降36.80%。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80.80万元,同比下降49.10%。 四、固定资产投资 以国家实施"三江源"生态治理和加快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为契机,加大项目争取和施工力度。重点抓好城镇设施、危房改造、移民配套设施和定居点建设、网围栏、公路交通、寄宿制学校校舍建设等项目工程,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呈现出稳定持续增长的态势。2006年,全州施工项目141个,同比增加19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04个,同比增加2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271万元,比上年增长17.59%。其中:完成州属固定资产投资61271万元,同比增长65.12%。 分地区看:玛沁县完成投资27463万元,同比增长215.38%;州级完成投资9208万元,同比增长97.55%;班玛县完成投资5162万元,同比增长9.83%;达日县完成投资4786万元,同比增长10.97%;甘德县完成投资5172万元,同比增长1.93%;久治县完成投资4702万元,同比下降3.13%;玛多县完成投资4778万元,同比下降0.38%。 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按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619万元,同比增长47.0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186万元,同比增长145.5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466万元,同比增长14.57%。 五、贸易业 进一步加大流通体制改革和招商引资力度,改善贸易环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使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消费品零售额稳步攀升。2006年,全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32万元,同比增长14.00%。按城乡看,县的销售额为12525万元,同比增长12.50%,县以下的销售额为3707万元,同比增长19.34%;按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销售额为3686万元,同比增长30.38%;个体经济销售额为10753万元,同比增长9.45%,私营经济销售额为1793万元,同比增长12.98%;按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为11834万元,同比增长13.77%:餐饮业销售额为3057万元,同比增长11.20%;其他行业销售额为1341万元,同比增长2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