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果洛州统计局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发展规模、档次又有了新的突破。2006年,全州共有个体工商户1953户,比上年增长3.99%,从业人员3754人,增长10.25%,注册资金4248万元,增长4.89%;私营企业45户,与上年持平,从业人员689人,增长1.32%,注册资金16031万元,增长0.12%。

六、财政、金融

全州年内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37万元,比上年增长14.55%;财政支出64964万元,比上年增长29.9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6386万元,增长39.6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43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62%;各项贷款余额34211万元,比上年增长4.5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州公路通车里程为2910公里,其中:省属1015公里,州属(干线)240公里,县乡1655公里;全州邮政局(所)9个,邮政业务总量429.25万元,比上年增长22.20%;全州电信局(所)9个,电信业务总量3507.53万元(含移动和联通),比上年增长17.53%;全州有移动电话用户19818户,比上年增加2618户,联通用户1291户。

旅游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州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旅游景点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06年,来我州旅游的人数达10.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06.3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围绕“两基”攻坚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大力营造基础教育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投入环境,进一步强化管理,夯实基础,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全面进步。2006年,全州共有各类学校72所,其中:中学14所,小学55所,电大1所,职校2所;在校学生20814人(不含电大),其中:中学生4703人,小学生15734人;全州新招学生4502名;各类教职员工1551人;全州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牧民子女入学率达94.82%,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以科技示范、科技培训、牛羊育肥和牛羊改良、中藏药材种植技术等推广项目为重点,积极向省科技厅申报和落实科技项目11项,其中科技富民计划项目6项,成果计划项目3项,星火科技培训项目2项,落实项目资金108万元;举办以农牧民实用技术为主的科技培训班234期,培训人数达26523人次;编辑出版《果洛科技》2期2000册,《果洛科普》1期2000册、《果洛科技信息》16期。

九、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州共有文化事业单位15个,其中艺术事业单位1个,图书馆7个,群众文化事业单位7个;电影发行机构7个;影剧院2个;电影放映单位12个,广播站8个,电视转播台208个(包括发射台和转播台),广播覆盖率73.43%,电视覆盖率63.25%。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州共有卫生机构79个(不含诊所等),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1个,乡镇卫生院4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所7个,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7个。卫生人员81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24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副高以上职称的38人,主治225人,师级254人,士级99人;全州有病床509张。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6.3‰,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10.5‰,年末总人口为153633人。其中,藏族人口139734人,占总人口的90.95 %;农业人口119449人,人口比重为77.7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006年底,全州单位从业人员10781人,比去年减少11人,其中,在岗职工10780人,减少11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6623.6万元,比去年增长26.24%,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6621.1万元,增长26.23%。从业人员年均工资为24938元,增长25.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38.25元,比上年增长11.86%;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38.88元,比上年增长6.37%。

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以宣传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为契机,创新就业再就业工作思路和机制、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落实和扩大覆盖面为着力点,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推动劳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年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为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1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0.6%,4类下岗失业人员就业31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6%,“4050”人员再就业2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全年共培训各类下岗失业人员118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237.2%;共完成农牧民有序流动就业10727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357.6%,劳动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0%。

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州绝对贫困人口19144人,低收入贫困人口14348人,实际解决温饱人口7240人,其中基本解决温饱4661人,稳定解决温饱2579人。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已保6657人,全州共有敬老院46个,床位2215张,收养孤老残人数21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