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饲料 吨 1827.00 -14.06 碳化硅 吨 35506.00 122.70 红砖 万块 9055.00 -1.51 水泥 吨 89410.00 38.90 牛奶 吨 1984.80 3.8倍 鲜冻畜肉 吨 64.50 2.40 建筑企业生产平稳。2007年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创造产值11024万元,比上年增长54.79%;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5621平方米,增长44.96%;完成房屋竣工面积53790平方米,增长31.44%。 表四: 2007年建筑业情况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07 比上年增减(%) 企业个数 个 10 -9.09 建筑总产值 万元 11024 54.79 竣工产值 万元 10993 276.99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平方米 65621 44.96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平方米 53790 31.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强劲增长。2007年,全州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加大投资项目的争取力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强劲增长。全年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6%,其中:州属完成投资20.72亿元,增长38.53%。在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资产完成36.75亿元,增长15.8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4亿元,增长125.49%。 表五: 2007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2007年 比上年增减(%) 地区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43.39 25.16 #州属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0.72 38.53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亿元 2.98 47.69 第二产业 亿元 26.46 30.92 其中:工业 亿元 26.45 58.50 第三产业 亿元 13.95 12.14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亿元 34.94 31.70 设备购置和其他费用 亿元 8.45 3.84 按城乡分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6.75 15.84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6.64 125.49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06%。分销售地区看,县的零售额达5.48亿元,增长16.9%;县以下的零售额为2.92亿元,增长26.5%。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达1.21亿元,增长14.9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达5.31亿元,增长23.6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6亿元,增长20.82%,比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出0.76个百分点;其他行业3205万元,下降10.42%。 市场物价涨幅较高。2007年,据共和县调查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受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影响,全州市场物价继续上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7.3%,上涨了7.3%。在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中,呈现出六升二降的态势:即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20.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上涨5.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上涨3.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5.8%;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9%;居住类上涨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7.2%;衣着类价格指数下降2.0%。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8.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05.2%。 表六: 2007年市场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同上年增减(%) 一、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8.1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7.3 #食品 20.9 烟酒及用品 5.5 衣着 -2.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3.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5.8 交通和通讯 0.9 娱乐教育文化及用品 -7.2 居住 8.7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5.2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07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308.09万吨,比上年增长5.92%,货物运输周转量49116.19万吨/公里,增长9.94%;完成旅客运输量318.79万人(次),增长8.47%,旅客周转量38579.46万人/公里,增长7.34%。公路通车里程6413公里,与上年持平。 邮电业务总量快速增长。邮政营业收入867.11万元,增长3.64%;通讯营业收入6750.09万元,比上年增长20.45%。全州固定电话用户5.53万户,增长1.84%,其中:乡村电话用户1.91万户,增长24.03%。全州电话普及率12.92部/百人。 旅游业发展强劲。2007年实现旅游收入1.49亿元,比上年增长55%。接待省内外游客111万人次,增长4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28943万元,与上年同口径对比(下同)增长33.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951万元,增长34.7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7255万元,增长41.4%。 金融存贷款快速增长。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4亿元,增长19.9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43亿元,增长13.36%。存贷差高达20.31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3090.27万元,比上年增长21.59%。其中,财产险收入2038.8万元,增长0.53%;寿险收入1051.47万元,增长104.75 %。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金额1554.33万元,下降9.15%。其中:财险赔付1079.7万元,增长7.02%;寿险赔付474.63万元,下降32.3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2007年末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76所,在校学生82198人。其中普通中学38所,在校生23519人;小学320所(教学点13个),在校生53014人;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4161人;特殊教育班5个,在校生66人;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1438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88.7%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99.16%,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2.68%。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8%。 科技推广成效显著。结合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星火科技培训活动,落实培训资金20万元,开展实用动技术培训59期,培训农牧民4230人(次),科技咨询790人(次),发放藏汉两文科技资料7840份(册)。贵德县、贵南县先后被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分别获得了134万元和163万元的经费支持。积极实施“两百”工程,确定了草产业、奶牛养殖、农作物良种繁育、日光节能温棚、露天蔬菜、畜种改良、农区优质餐馆饲料种植等100个农牧科示范村,选派科技特派员131名。 九、文化、卫生、体育及广播电视 文化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末全州共有艺术事业机构1个,图书馆事业机构6个,文物事业机构6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6个。全州广播电视台(站)6座,无线电视发射台和转播站260座。开展各类文艺演出968场(次),观众达75.8万人次,周末广场文艺演出115场(次),观众达19.7万人次,文化三下乡活动达88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