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7年全州拥有乡级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64个,其中综合医院5所,中藏医院4所,中心血站 1所,卫生监督所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40所,牧场医院2所。村卫生室408个。共开设病床1134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2.92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21人。婴儿死亡率为20.30‰,孕产妇生活率为35/10万。 体育工作蓬勃发展。全州23乡镇举办了农牧民运动会。圆满完成了第六届“中信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南路段的各项协办工作。成功协办了第二届“青海湖杯”全省民间传统射箭邀请大赛和民间赛马会的组织工作,组队参加了尖扎县“五彩神箭杯”中国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获得了两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参加了全省首届农牧民运动会,取得了5枚金牌、3枚铜牌的好成绩。 广播电视工作稳步推进。投资280万元完成了共和县藏区县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9个乡镇中央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和5部县级广播电视预警信息终端器。落实了23.3万元的“村村通”专项资金。完成了州电视台1KW中七无线电视节目落地工作。调整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44417座。广播、电视覆盖率由上年底的88.46%、88.18%提高到88.82%、89.14%。 十、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成效。矿藏种类多,储量大,品质优。现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铜、铅、锌、白钨、金、大理石等38种矿藏,尤其是铜储量相当可观,是全国四大后备铜矿之一,占全省总储量的62%。 环境和生态保护状况继续改善。全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州拥有环境监测站2个;环境监测员6人;自然保护区 2个,即同德江群林区和兴海中铁林区(归三江源保护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 全年全州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2603.11吨,比上年增长28.08%;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1402.73吨,比上年增长47.03%;氨氮排放总量321.95吨,比上年增长69.14%;烟尘排放总量4038吨,比上年增长152. 72%;工业粉尘排放总量2374.28吨,比上年增长94.43%。 能源消费总量增加。初步测算,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11.1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6.6%。原煤消费量3.12万吨,增长14.06%;焦炭消费量2.37万吨,增长29.27%;电力消费量54041.61万千瓦时,增长71.78%。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 人口再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据测算,2007年末全州人口达42.7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772人,出生率为13.59‰;死亡人口1869人,死亡率为4.40‰;全州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19‰。乡村人口32.29万人,乡村人口比重为75.4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99.33元,比上年增长16.7%,人均消费性支出6995.9元,增长22.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904.37元,增长10.01%。 劳动就业规模扩大,再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农牧区劳动力共转移输出78637人次,其中跨省输出7254人次。全州实现劳务总收入1.6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7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年末全州抚恤、优抚对象444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5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中心1个。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3623人;2582人参加了工伤保险;有9737 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22320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11840户29623名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3万农牧民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 为初步核算数据。最终核算以《海南统计年鉴-2007》刊发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