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业稳步发展。2004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74万元。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状况良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4.64亿元,比上年净增8.1亿元,增长7.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89.91亿元,净增7.3亿元,增长8.8%。各项贷款余额64.55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增长2.5%。其中,农业贷款增加2.27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增加0.95亿元。 全年累计投放现金4.2亿元,同比少投放2.1亿元,减少33%。 商业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全年保费总收入21911.17万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4788.7万元,财险保费收入7122.4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22.3%。支付各类赔款8184.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新进展。2004年,全市拥有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3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6万人,高级技术人员687人。 全年共组织农业、工业、医疗卫生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各类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314项,其中国列2项,省列15项,共投入项目经费169万元。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740人,在校生8042人,毕业2183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3982人,在校学生57391人,毕业3006人;普通高中招生20311人,在校学生57391人,毕业13303人。12-15岁儿童初等教育普及率达到99.2%,巩固率达到99.5%。全市大专以上高考录取人数11187人,比上年增加2512人,增长28.9%,录取率91.57%,比上年提高24.57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活跃。2004年,全市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全年演出2100场次,观众达420万人次;共有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237.36万册;博物馆9个,文物藏量51212件;综合性档案馆9个,馆藏各类档案资料35.57万卷(册)、照片1.3万张;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站134个。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总长达到2104公里,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84%。全市广播覆盖率达到83.5%,电视覆盖率达到86.02%。 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全年陇东报出版312期,发行22900万份。 卫生事业较快发展。2004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84个,其中,医院27个,卫生院12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9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个;年末实有医疗床位4370张,其中,医院2724张,卫生院1541张,妇幼保健院(所、站)150张;卫生技术人员4417人,其中执业医师1585人,执业助理医师600人,注册护士1206人,药剂人员379人,检验人员223人,其他424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全市举办县以上运动会42次,参加运动员13120万人。在市级以上运动会上庆阳市体育健儿共夺得11枚金牌,7枚银牌,4枚铜牌。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2004年末,全市环境保护机构17个,环保系统各类工作人员262人;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46人。 全市投入环境治理资金1.04万元,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15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52.24%。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年末总人口为256.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72万人,农村人口212.9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9万人,出生率为11.13‰;死亡人口1.02万人,死亡率为3.97‰,自然增长率为7.16‰。 就业形势不断改善。年末从业人员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万人,增长2.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7.8万人。年内3300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0元,比上年增加651元,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33元,比上年增加123元,增长8.1%。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5.98%,比上年下降2.72个百分点;农村为39.9%,与上年持平。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1234户,参保人员24749人。共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182万元,征缴失业保险费1689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3320万元,共为7515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1483万元。 全市共有15338户,37913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分别比上年增加1959户和298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