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良好,收入增速高于支出增速。全市共完成财政收入(大口径)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80%,财政支出2.78亿元,增长19.3%。 金融形势平稳发展。贷款余额略高于存款余额。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4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1.12亿元,增长14.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90亿元,增长28.71%;各项贷款余额32.70亿元,增长26.79%。国家银行现金支出44.92亿元,增长23.71%。全年投放现金9.02亿元,增长37.57%。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保险业的社会保障和经济补偿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年保险种类达8种,承保额达53.3亿元。全年保险业务总收入2502万元,处理各种财产赔案2294件、支付已决赔款1380万元。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发展,全民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43项,获得市级科技成果14项。科技成果应用广泛,效果明显。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基础教育有较大发展。中等学校在校学生522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40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466人,小学在校学生52794人。初中升学率(不含考入中技校)41.87%,学龄儿童入学率99.8%。有1056人考入大中专院校,普通高校录取率达24.9%。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团体2个,图书馆3个,文化馆2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站)12座。有线电视事业有较大发展,用户由城市向农村扩展。年末市区有线电视用户由上年的24301户增加到27727户,增长14%,农村用户1300户。 卫生事业从医疗服务质量到医疗设施都有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1996年,金川公司职工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被晋升为三级一等和二级甲等医院。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2206人,较上年增加1.01%,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528人,占技术人员的23.93%;拥有各类大型医疗监测先进设备26台;拥有病床1467张。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我市承办的省第九届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群众性体育事业得到较好发展。在省九运会上,我市代表队团体总分名列第二,获奖牌总数76枚,其中:金牌41枚,银牌20枚,铜牌15枚。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运动会182次,参加人次4.87万人次。 八、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5174元,增长17.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7%;农民人均纯收入2196元,比上年增加665元。全年全市职工工资总额8.89亿元,增长18.17%,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8337元,增长14.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6%。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至1996年末,参加失业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分别达61570人和62898人。年末城镇失业人员7641人,安置就业4287人。 九、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从事环境保护工作人员447人,有环境监测站2个,监测人员54人。新的环境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完成环境保护实事67项,完成限期治理项目5项,全市废水排放量2795.9万吨,废气排放量244.52亿标准立方米,废渣(工业固体)处置量352.02万吨。全年投入环境治理资金6706.7万元。 十、人口 据抽样调查,1996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72‰,死亡率为2.94‰,自然增长率10.78‰,全年净增人口8000人,年末总人口为42.9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53万元,农村人口24.45万人。 注:1、本公报产值绝对数为现价,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2、部分数据取自有关部门业务年报。 3、国内生产总值及工业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如有变化以1996年《统计年鉴》为准。 |